2017年7月7日 佛学研究网
一、负重的虫子
唐代柳宗元写过一则寓言故事,名字叫《蝜蝂传》。
这个寓言讲,有一种小虫子非常喜欢捡东西,它在爬行时,不管碰到什么东西,都喜欢捡起来,放在背上。慢慢地,它背的东西越来越多,走起来也就越来越困难。尽管这样,它仍然不停地去背东西。有人见了,就可怜它,帮它把背上的东西拿下来。当它刚刚能够行走时,又会像以前那样背着重物向前爬行。到最后,小虫子的身上背的东西越来越重,越来越多,最后它终于被自己身上的东西活活的给压死了。
人是万物之灵,按道理来讲,比小虫子应当高明得多。但我们在生活中的所作所为,到底和这种小虫子有多大的区别呢?我们想想看,自己是不是习惯于像这些小虫子一样,喜欢把“名声、利益、权势、地位”,种种东西背在我们的身上,我们是不是总想得到更多呢?我们是不是喜欢把沉重的负担,一件一件地驮在背上,不管怎么样也舍不得扔掉。到最后,自己把自己活活地压垮了?
确实,这是一个自己把自己活生生地压垮的时代。
不管是虫子也好,还是人类也好,长期负重的危害都是非常非常严重的。在某种意义上说,人类比虫子更可怜。为什么更可怜?因为虫子只是负重在身,而人类却是负重在心!所以虫子和人类悲剧的根源,就是喜好负重而不知解脱,只知道“得”,而不知道“舍”;只知道“加”,而不知道“减”。
世界著名的作家米兰·昆德拉,他写了一部小说,这个小说的题目叫《慢》。在这部小说中,昆德拉中感叹说:
慢的东西,慢的乐趣怎么就失传了呢?古时候闲悠悠荡荡的人到哪儿去了?民歌小调中的游手好闲的英雄,这些漫游各地磨坊、在露天过夜的流浪汉,都到哪儿去了?难道他们随着乡间小道、草原、林间空地和大自然一起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吗?
看看,你是不是也在透支着生命,你是不是也搞不清楚自己的目的地到底在哪里,我们是不是像一个拧紧了发条的机器,无休无止地在高速地运行着呢?
累不累,傻不傻,笨不笨!
二、匆匆忙忙找死去!
禅是一种开明的智慧,它并不是让人放弃欲望,放弃生活中的种种乐趣,而是说如果贪求的太多,把握不好一个合理的尺度,就会对生命造成伤害。
凯撒大帝临终时对他的侍者说:“请把我的手放在棺材的外面,我要让世人看看,像我凯撒这样的伟大人物,死后也是两手空空!”
像凯撒大帝那样的人物离开时都两手空空,我们更应当看得明白,我们完全可以活得更加的轻松一些,更加的自在一些。你不要一生一世都在疲于奔命,把自己搞得那么累,不停的用加法,最后把自己活活的给压死。我们完全可以放慢脚步,多看一看美丽的风景。
对于那些匆匆忙忙的奔命族来说,我们不妨听一听来自云南丽江古城的一个声音。
云南的丽江,气候宜人,土地富饶,生活的节奏悠闲而快乐,缓慢而舒适。
有一个外国游客看到这里的人们这么悠闲自在,就问一老太太:“夫人,你们这里的人,生活节奏为什么是这样的慢悠悠的啊?”
老太太说:“先生,你讲一讲人生最终的结果是什么?”
这个外国游客想了想,说:“是死亡。”
老太太就笑了,说:“既然是死亡,那你急匆匆地去干什么?”
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这个老太太也许从来不知道什么叫禅,但是她的话却富有禅机。
大家想想看,我们身边一年四季美丽的风景难道还少吗?从来不缺乏,但是我们却匆匆忙忙疲于奔命。我们成了自己欲望的囚徒,我们成了物质的奴隶,这岂不是太得不偿失了?所以放下妄想、分别、执著,放慢匆匆奔走的脚步,使我们的生活多一份从容,多一份淡定,这样才可以悠然自得地享受人生的最美好的风景,才没有白白地来到世上走一回,这才是我们应当过的理想的生活,这才是人性的生活。
欣赏精彩讲座视频,体悟禅宗智慧,请关注订阅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