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这6句口头禅,让你败光好人缘![108]

  • 佛教与十二星座:漫谈中古时期[130]

  • 白话《梁高僧传》丨竺僧朗[120]

  • 30秒灭抑郁——用《心经》解读[100]

  • 静波法师一记棒喝:你还没自度[147]

  • 人生有三错,一步踏错,步步错[181]

  • 人性四大弱点[160]

  • 情绪稳定的背后[157]

  • 真正内心强大的人:不假于人,[137]

  • 一念放下,万般自在[186]

  • 何处惹尘埃:六祖慧能的生命智[155]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法和[155]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A2菩提文库 >> [专题]a2菩提文库 >> 正文


    林清玄:佛法即是活法
     
    [ 作者: 林清玄   来自:网络   已阅:2359   时间:2018-10-7   录入:wangwencui


    2018年10月7日  佛学研究网

        “我很喜欢这里,因为扬州有历史情怀。” 我与扬州因缘深刻,“记得20年前自己第一次来扬州,看到街头很多作画的,刻印章的。”觉得这座城市浸润着文化的味道。八年前,我也曾来过“扬州讲坛”。

        14岁,我在家里待不住,要离开家乡。爸爸妈妈很开心,这样家里少一个人吃饭了。妈妈给我一个瓶子,里面有三样东西:家乡的泥土、水、祭祖的香灰。妈妈说,离开家乡,避免水土不服,带着这些走到哪里,哪里就是你的家乡。这几天,扬州就是我的家乡。

        我跟佛学的因缘开始也很早。我家到佛光山,坐车半小时,走路一小时,很近。每年夏天,爸妈要我背些水果去,听说有个扬州师父在那里开庙,那就是星云大师。我当时,不满10岁便皈依了星云大师。

        有些事,你料想不到。以前在乡下,没有出路,每天想离开。我上初中,环境不好,学英文,发现我的英文老师不大懂英文。学校来了美国人,他们不会英语就躲起来。一天,教today,老师在旁边写了读音“土堆”,yestoday,读“也是土堆”。教单词tomorrow,就是“土马路”。读到这里,我想昨天和今天都是“土堆”没关系,明天我一定要为自己铺一条“土马路”。凡事要往好处想,不要抱怨人生。有愿,就会有缘。

        我做了很多的杂事,一边养活自己,一边读书,不停工作,不停写作。乡下孩子,离开家乡以后,会容易迷失,追求物质的成功。我一度觉得,成功就是变成有钱、有名、有影响力的人。三十岁时,我被认为是很成功的人,做了台湾最大报社总编辑,在电视台、电台都有很大的影响力。台湾选最成功的十名四十岁以下的年轻人,我在列。但是成功带给我的是苦恼和忙碌以及负面的事情。

        一天,我在报馆,等待看小样,打开抽屉,有一本《奥义书》,是印度哲学很重要的一本书,翻开第一句话就打中我:“一个人到了三十岁时,要把所有的时间用来觉悟。如果不这样,就是一步一步在走向死亡的道路。”

        什么叫“觉悟”,其实是从佛学来的,学习看见我的心,就是觉悟。我要到山上闭关思考,带着书上山。每天早上打坐,阅读经文。我读了2000多部经文。经过3年非常努力的修行,自觉功力大增。后来才明白,真正的觉悟是来自内心的革命。中国汉字很有寓意,“仙”,心里一直往山上走就是仙,往山谷里走就是“俗”了。

        我想,我应该把经文的道义写出来。我写了两幅字挂在墙上,一幅是“在红尘中,有独处的心;在独处时,要有红尘的怀抱。”第二幅是星云大师说的:“欲为佛门龙象,先做众生马牛。”图说:精彩演讲贏得场內外1800名观众的热烈回响回响,除了讲坛加座及坐地板至最大量1500百个位子,更临时加增主楼阅览室外大厅及大客堂开放给观众同步收看场内实时视讯。 史宏伟/摄影

        佛教经过千年发展,有人认为与很多现代人生活的融合出了问题。其实,这是误解。关键是不能把学佛的心和生活的心分开。例如禅宗的祖师说:吃饭的时候吃饭,睡觉的时候睡觉。可是,一般人吃饭时百种需索,睡觉时千般计较。没有办法活在当下。

        佛教说,一秒钟有六十个刹那,一刹那有六十个当下。如果我们活在当下就是把一秒钟分割成三千六百个当下,那么活在当下,就会忘记过去的痛苦和未来的烦恼。

        人生没有完美的境界,不完美也并不可怕,怕的是永远迷途而不自觉,永堕沉梦而不惊。一个八十岁的老人,年轻时就发誓,要寻找世界上最完美的女人为妻。20岁出门,寻找到80岁,还没有结婚。有人问他为什么,他说三十岁的时候曾找到过一个满意的女子,但她也在寻找世界上最完美的男子。不会有完美的结局,我认为一辈子只要得一分,这辈子就圆满了。在无始劫来,只要100辈子,就100分了。

        现在的我,觉得成功就是今天比昨天更慈悲,今天比昨天更有智慧,今天比昨天更懂得宽容和忍耐,做到了,就成功了。

        每天睡前,可以把自己今天的成功记下来,放在床头,每天写几句,一个月后回头去看,你就发现,你比一个月前更成功了。

        生命有三个层次,欲望的满足和眼前美好的生活是小美,小美很难长久。第二个更好的层次,是文化。但是,即使你是个有文化修养的人,也很难解决生命的困难。生老病死,相爱的人都会别离。要解决这样的痛苦,唯有修行。修行是不断创建内在的美好,这种美好创建起来,生活就不同了,变得从容。人生的追求就是这样,因为从容,步履就会轻巧。

        我经常边读经文边感动,那时记忆力非常好,把这些句子背诵下来,如《金刚经》所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做如是观”,这些都留在我的心里面,进入更美好的境界。我写过一本书,叫《在云上》。人生风景不变,但人的境界在30岁、40岁、60岁都不同,看到的也不一样。最近,我有三本书出版——《心美,一切皆美》、《情深,万象皆深》、《境明,千里皆明》。

        我年轻时爱莲花,跑几个小时看莲花。我常买莲花,买完了,正要走,一位老者说:我看你不会挑莲花。现在是早上,是莲花开放最好的时光,如果现在不开,下午、晚上也不会开了。我感触很深,意识到开悟要越早越好。

        妈妈说为什么要跑那么远的地方看莲花,不如去看看后院的芋头花,我开始不以为然,看了之后大吃一惊,原来芋头的花跟莲花一样美。当下我坐在田埂上,看着看着双手合十。其实每一个深刻的状态,都是悟。

        清净、细腻、柔软、坚韧、芳香,祈求内心的莲花开放。世界上最有钱的人和最有智慧的人,是两条不同的路,要及早选择。每一个人心底都有莲花,我希望大家打开内心的莲花,走向更美好的境界。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佛法世法之界别[185]

  • 什么是外道?[284]

  • 静波法师:禅宗并非鼓励人们空谈佛法|2023黄梅禅文化论坛[387]

  • 兔年最好的活法:柔[572]

  • 佛法就是人人本分之法[873]

  • 佛法是怎样看待“人性”的?[730]

  • 心为何物?心在何处?心有何用?[967]

  • 佛法的根本、核心、精髓是什么?[898]

  • 人生靠什么?[889]

  • 用佛法治愈你的精神内耗[1595]

  • 把佛法灌输到生命中[757]

  • 佛法中的“药”[1080]

  • 如何用佛法来提高生活质量?[960]

  • 从佛法中汲取生活智慧——跟工作压力说再见[933]

  • 不要问佛法灵不灵,要问你自己诚不诚[1042]

  • 内卷?内耗?佛法教你如何获得“松弛感”[1031]

  • 佛教禅宗思想对中国文学的影响[904]

  • 滚滚热浪中,共庇佛法之清凉[872]

  • 从佛法的角度看业力与命运[1333]

  • 现实这些难题,佛法给你解答[1081]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