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收听全文:https://www.ximalaya.com/renwen/22657729/
关键词
六根,眼、耳、鼻、舌、身、意
六尘,色、声、香、味、触、法
六根清净,一尘不染,蕴处界,十二处
《心经》: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空中”,就是空性之中。
在空性里无色,无受想行识,
“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
就是“无”六根、“无”六尘,
也就是六根清净,一尘不染。
根指神经系统。
眼根是视觉神经。耳根是听觉神经。
鼻根是味觉神经。舌根是嗅觉神经。
身根是触觉神经。
这五根,是属于生理的范畴;
意根是感觉神经,属于心理的范畴。
六根也叫做“六入”,
入就是涉入的意思,涉及了,进入了。
内六根,能够涉入外六尘;
外六尘能够进入到内六根的里面来。
一、明明有六根,为什么说“无”
我们明明是有“眼耳鼻舌身意”,
为什么《心经》说“无”?
唐代有一个和尚对这句话产生了疑惑,
后来呢,他就成了一代宗师。
这就是曹洞宗的开山祖师洞山大师。
……
我们明明有眼耳鼻舌身意,
为什么《心经》说“无”?
二、山洞里的禅师
有一个禅师在山洞里面坐禅,
在他修行的过程中,
经历了各种种样的魔扰。
分别有无眼鬼、无耳鬼、无鼻鬼
无舌鬼、无头鬼出现在他的面前。
禅师说了什么话,
这些“鬼”全部落荒而逃呢?
……
三、生死轮回的原因
六根对外境的贪执,
是让我们堕入生死轮回的根本!
无始以来所造的种种种种的恶业,
都是由六根去造作的。
眼贪色,耳贪声,鼻贪香,舌贪味,
身根贪的是细滑,意根贪的是乐境。
修行就是要修出六根清净来。
六根清净,不执六尘,就不会造业,
就是“空”,就是“无”,
这就是破除了六根的执着性的状态。
四、六尘的污染性
这六根所面对的六种境界,
就是色、声、香、味、触、法。
因为这六种外境像灰尘一样污染人心,
所以佛教给它安了一个非常形象的名字,
叫“六尘”,也就是色声香味触法六尘。
欲界众生的最大的特点,就在于一个欲字上。
之所以有强烈的欲望,
是因为被外在的尘境所迷惑的缘故:
色声香味触这五种外境,
能够使人生起贪欲的心,
所以被称为五欲,五种欲望。
五欲六尘,对人生构成了极其强烈的污染。
五、《道德经》说六尘的危害
关于六尘对六根的污染,在《道德经》的里面,
有一段和佛经息息相通的文字: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五色令人目盲”是色尘污染眼根;
“五音令人耳聋”是声尘污染耳眼;
“五味令人口爽”是味尘污染舌根;
“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是触尘污染身根。
“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法尘污染意根。
本课小结
六根清净,一尘不染,
就是“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
要在六根、在六尘这十二处上悟到空性,
不要让六根去执取六尘,
从而修炼成清清净净自由自在的境界。
打开喜马拉雅app,搜索“吴言生”,聆听、阅读全文。
点此收听全文:https://www.ximalaya.com/renwen/22657729/

往期回顾:
▶ 吴言生讲心经01 般若波罗蜜多
▶ 吴言生讲心经02 五蕴皆空
▶ 吴言生讲心经03 色即是空
▶ 吴言生讲心经04 空即是色
▶ 吴言生讲心经05 不生不灭
▶ 吴言生讲心经06 不垢不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