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这6句口头禅,让你败光好人缘![108]

  • 佛教与十二星座:漫谈中古时期[131]

  • 白话《梁高僧传》丨竺僧朗[120]

  • 30秒灭抑郁——用《心经》解读[103]

  • 静波法师一记棒喝:你还没自度[147]

  • 人生有三错,一步踏错,步步错[182]

  • 人性四大弱点[161]

  • 情绪稳定的背后[158]

  • 真正内心强大的人:不假于人,[137]

  • 一念放下,万般自在[186]

  • 何处惹尘埃:六祖慧能的生命智[155]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法和[156]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A4大德专辑 >> [专题]a4大德专辑 >> 正文


    星云大师:我一生最受用的“十句话”
     
    [ 作者: 星云大师   来自:网络   已阅:2065   时间:2019-7-7   录入:wangwencui


    2019年7月7日    佛学研究网

        星云大师说:我这一生,尤其是在佛教学院就读时,有很多人的话影响了我的一生,今天就将对我一生受用很大的“十句话”转送给大家,但愿大家也一样受用。

        一、不做焦芽败种:

        出家人如果不发心普度众生、广利人天,就如同焦败的种子。

        不做佛教的焦芽败种,激励我一定要做个有用的人,对佛门要发扬光大,对社会要有所贡献。

        才能非上天所赐,未来成就与前途,要靠自己去成就,发挥自己的光与热。

        世上没有不劳而获的东西,人生之所以能有成就,来自于父母、师长、亲朋的助缘很多,靠我们自己成就的很有限。

        二、你可以没有学问,但不能不会做人:

        人不仅要知道读书,更要学以致用,尤其是做人。

        人难做、做人难,有些学者专家很有学问、很会发明,但是在人情世故上则一窍不通,青年人之所以不会成功,乃在于话不会讲,或不知要讲好话。

        在现今的社会,人要有表情、音声、笑容,才会有人情味。除了读书学习外,努力做很重要。

        三、懂得感恩者,才会富贵:

        一点头、一微笑、主动助人,都是无限恩典。父母、师长、国家、亲朋的滴水之恩,要涌泉以报,接受的人生是贫穷的,感恩的人生才富贵。

        四、不要向别人要求什么,要问自己能给别人什么:

        要想做个有用的人,要如太阳一样,每天散发光与热给大家。

        与人相处要能包容忍耐,我们的存在都是外在因缘的聚集,因此人要懂得回馈感恩。

        五、皆大欢喜:

        与人相处做事,要皆大欢喜,宁可自己吃亏受委屈,不要凡事只想到自己。

        六、心甘情愿:

        凡事尤其是弘法利生,都要本着心甘情愿去做事,不计较名利好处。

        因此做事要有原则,即使别人多么荣华富贵,也要忠于职守,心甘情愿淡泊过一生,不为外界所动。

        七、凡事不要生气,但要争气:

        对自己的理想要坚持,不要受外界言语的影响而丧志,只要有心,终有一天会完成所愿。

        八、你可以不信佛祖,但不能不信因果: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做者是”,恶有恶报,善有善报,因果是很现实的,人都活在现实中,怎么可以没有因果观念?

        九、你什么都可以失去,但不能失去慈悲:

        一个人在挫折、磨难、灰心、困惑之时,如果保有一颗慈悲的心,将来一定会有办法。

        十、我可以什么都没有,但不能没有信仰:

        信仰是人生的目标、轨道,有了信仰人们可以找到自己,明自自己,发觉自己。


       
    到喜马拉雅,听《吴言生讲佛经》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星云大师眼中的“四季人生”[442]

  •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忆星云大师[510]

  • 星云大师生前谈出家因缘:我的遗憾和期待[559]

  • 星云大师:慈悲观[783]

  • 梦参长老30句法语开示,一生受用[2955]

  • 星云大师:人类最大愚痴 就是以为没有来生[3450]

  • 人生十二问 不知你是否问过自己?[2589]

  • 星云大师:再坏的命运,也能用这种方法去改变[2514]

  • 星云大师:如何乱中求序[2545]

  • 第六届星云大师人间佛教理论实践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开幕[4510]

  • “话说佛光山”论坛畅谈“我与星云大师”[2909]

  • “三八”妇女节 听星云大师谈女性[3639]

  • 香港中文大学佛学研究文学硕士课程招生启事[6135]

  • “从文学到理论——星云大师人间佛教思想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大学举行[3096]

  • 学诚大和尚赴台湾会面星云大师[4494]

  • 星云大师:为四川·九寨沟&新疆地震祈愿文[3199]

  • 星云大师讲《心经》: “色”怎么就“空”了呢?[3984]

  • 星云大师讲《心经》[6342]

  • 星云大师:我就是南京大屠杀的受害者和见证人[2970]

  • “给”是人间佛教的核心——与星云大师面对面 [高杨][2859]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