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收听全文:https://www.ximalaya.com/renwen/22657729/
关键词
大神咒,大明咒,无上咒,无等等咒
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娑婆诃
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法月译心,智慧轮译本
《心经》中的咒语
《心经》: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
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
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
揭谛揭谛,波罗揭谛,
波罗僧揭谛,菩提娑婆诃!
一连四个排比句,把对般若的
尊崇推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揭谛”的意思是去,
“揭谛揭谛”的意思是去呀去呀;
“波罗”的意思是彼岸,
“波罗揭谛”的意思是到彼岸去啊。
“波罗僧揭谛”是大家一起到彼岸去。
“菩提”那就是觉悟的意思,
“娑婆诃”是表示赶快赶快实现的意思。
佛经的组织结构
佛经有一套完整的组织结构。
东晋的道安法师,根据佛经的组织结构,
用三分法来描述一切经典的结构。
所有的佛经都是由三部分组成的,
这就是序分、正宗分和流通分。
序分讲这部经是为什么因缘而说的;
正宗分是一部经的正文的部分;
流通分是称赞这一部经的利益。
《心经》只有正宗分,而缺少序分和流通分。
《心经》是谁说的?
台湾的印顺法师在《心经讲记》中说,
《心经》是从《大般若经》中节录而成的。
省略了序分,也可以省略了流通分了。
在《大正藏》的第八册里面,
收录了《心经》的七种汉译本。
其中有唐代法月法师重译的
《普遍智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这个译本的故事情节呢相对完整,
经文说观自在菩萨得到佛陀的加持,
为舍利弗讲说般若空义的具体的情形。
说法的主体并不是释迦牟尼佛,
而是观自在菩萨。
经文说,佛在王舍城灵鹫山中,
进入了不可思议的解脱境界。
这时观自在菩萨就恭恭敬敬对佛说:
“世尊,我想在这个法会上,
给大家讲一讲般若波罗蜜多的精华要义。”
佛说好啊好啊,你就说说般若的法义吧。
观自在菩萨进入了甚深的禅定三昧,
从禅定中出来了,然后
就给舍利弗讲了《心经》的内容。
《心经》说的道理,佛陀认同吗?
观自在菩萨讲完《心经》之后情形,
在《心经》的另外的译本中,
可以看到大体的情况,
观自在菩萨在讲完般若的法义后,
得到了佛陀的完完全全的认可和赞叹的。
唐代智慧轮译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中,
说观自在菩萨讲了咒语之后的情形是:
尔时世尊,从三摩地,安祥而起,
赞观世音自在菩萨摩诃萨言:
“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说,
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行,应如是行。
如是行时,一切如来,悉皆随喜。”
本课小结
《心经》是灵山会上,佛陀入定的时候,
观自在菩萨,向舍利弗讲说的经文。
释迦牟尼佛出定之后,对观自在菩萨
给予了高度的认可。因此,这部
由观自在菩萨讲说的法义精微的经文,
是完完全全符合佛陀教旨的佛经。

打开喜马拉雅app,搜索“吴言生”,
订阅《吴言生讲佛经》,聆听、阅读全文。
往期回顾:
▶ 吴言生讲心经01 般若波罗蜜多
▶ 吴言生讲心经02 五蕴皆空
▶ 吴言生讲心经03 色即是空
▶ 吴言生讲心经04 空即是色
▶ 吴言生讲心经05 不生不灭
▶ 吴言生讲心经06 不垢不净
▶ 吴言生讲心经07 无六根,无六尘
▶ 吴言生讲心经08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 吴言生讲心经09 无六根、无六尘、无六识(上)
▶ 吴言生讲心经10 无六根、无六尘、无六识(下)
▶ 吴言生讲心经11 十二因缘
▶ 吴言生讲心经12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
▶ 吴言生讲心经13 无苦集灭道
▶ 吴言生讲心经14 心无挂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