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一个人的觉醒:1%靠别人提醒,[123]

  • 学会沉默,懂得取舍![131]

  • 最高级的养生:童心,蚁食,龟[100]

  • 七个方法,让自己安静专注[143]

  • “四书五经”开篇第一句,句句[122]

  • 你笑起来真好看:微笑的修行[193]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昙斌[124]

  •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148]

  • 中国禅学思想史|禅学在中土的展[117]

  • 过好每一个当下[194]

  • 负起100%的责任,你就自由了[149]

  • 有关人生真相的8句话,哪个戳中[179]



  • 本站推荐

    用这15个美好的名字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A4大德专辑 >> [专题]a4大德专辑 >> 正文


    不眷恋世间,也不逃避现实,才能真正离苦得乐
     
    [ 作者: 圣严法师   来自:网络   已阅:2605   时间:2021-4-24   录入:chengshangyun

     

    2021年4月24日  佛学研究网

        佛法虽然谈到人生有种种苦,但这并不代表修行佛法的人一定要远离世间,或消极地逃避现实,才能够离苦得乐。

        ‘苦’这个字,听起来好像只是一种舌头所尝到的味觉。

        其实佛法所说的‘苦’,并不一定是感官上的苦,主要是指观念上的苦。

        真正的苦是‘心苦’,一个人的人生观念如果不清楚、不正确,老是以自我为中心,就会作茧自缚、自找麻烦。

        所谓‘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我们就是因为常常庸人自扰,才被称为凡夫俗子。

        佛法所说的‘苦’,实际上是人的忧、悲、苦、恼等情绪反应,而情绪反应是从自我的观念所产生。

        所以,苦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要观念一改变,痛苦也就不存在,即使表面上看起来好像遭遇了苦难,但只要心中不以为苦,也就不觉得痛苦了。

        例如我们心甘情愿为儿女、配偶、亲人而牺牲,或是心甘情愿为理想、信仰、心愿而奉献,就不会觉得痛苦,反而会觉得很有意义、很有价值,心里觉得非常踏实。

        虽然同样是辛苦的付出努力,但只要心中没有任何不喜欢、不愿意、不甘心接受的想法,痛苦便不存在。

        由此可知,正确的观念很重要。例如把《心经》所说的‘照见五蕴皆空’运用在日常生活中,就能明白我们的生命是因缘和合而成,所有的事物并不是永远不变的,只是暂时的存在。

        如果体认到这一点,我们就不会老是痛苦的自我挣扎,想要逃避痛苦,而能够采取面对、接受问题的态度,并努力加以改善,而不会感觉到忧虑。

        因此,一个真正懂得佛法的人就会明了,事实上,痛苦是由一己的观念所造成的。

        现实世界其实没有什么可怕之处,没有任何事情需要加以逃避,也就不会消极悲观、逃避现实。

        从经典以及历史记载中,我们可以明确地知道,释迦牟尼佛成佛以后,即使已得到究竟的解脱,远离世间的痛苦,他仍没有抛弃这个人间,反而更深入世间,为救苦救难而努力。

        所以,如果认为现实世界很可怕,而有消极悲观、逃避现实的观念,就不能算是真正的修行。

        然而,佛法所说的‘入世’,并不一定等于一般人所认为的‘入世’。

        佛法中有‘入世’、‘出世’和‘恋世’三种名称,一般人所谓的‘入世’通常比较接近‘恋世’,无非是贪恋世间的虚名、浮利、男女情爱,以及种种虚幻不实的享受。

        真正修行佛法的菩萨,虽身在红尘之中,但并不被世间种种物质诱惑所困扰、淹没,这才是真正的‘入世’,也才是真正的‘出世’。

        因此,‘出世’的观念并不是要我们逃避现实、远离人间,而是身在世间,而不受世间种种现象所困扰,这才是‘出世’真正的意义。

        我们唯有做到入世而不恋世,既不眷恋世间,也不逃避现实,才能真正的离苦得乐。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自我疗愈:度过人生低谷期的8个实用小建议![367]

  • 佛说:最大的逃避,是你从不让自己停下来[729]

  • 公案:我不会佛法[1086]

  • 8个心灵成长法则:活出自己的天赋使命,这些你需要做到[1101]

  • 佛说:最大的逃避,是你从不让自己停下来[963]

  • 遇到不喜欢的人,该如何与之相处?[1437]

  • “人穷别说话,位卑莫劝人”,后面两句更经典,却少有人知[2083]

  • 佛教反对感情生活吗?圣严法师谈亲情、爱情和友情[2483]

  • 圣严法师:有聚有散才能成长[1845]

  • 圣严法师:痛苦的发生与消失[2205]

  • 什么是出离心,请不要误解[1955]

  • 来事不慌 遇事能扛[2023]

  • 生活总是五味杂陈[2146]

  • 这是消除怨恨的最佳方法[2382]

  • 圣严法师:有情绪的人生才活得过瘾?缪也![2285]

  • 修行不是要逃避,而是要更勇于面对自己![1697]

  • 用这种方式沟通 会让别人更喜欢你[2364]

  • 净慧长老:空掉自己面对现实[2202]

  • 别再被“种草”了,你该拔掉心里这棵名为“贪欲”的草![2342]

  • 解脱等于逃避?[2377]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