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影响命运的"种子法则",竟如此[112]

  • 李泽厚:“闲愁最苦”与“何时[114]

  • 千万别低估,一个独来独往的人[104]

  • 上、止、正,老祖宗三种大智慧[148]

  • 灵润、神泰和义荣的佛性论辩[115]

  • 记住这四句话,到哪里都能自在[142]

  • 白话《梁高僧传》丨弗若多罗[126]

  • 管理健康最好的方式:放下破事[160]

  • 中国十二时辰,诠释了我们的一[153]

  • 渡人是一种格局,渡己是一种智[228]

  • 学会给自己“刹车”[172]

  • 8个心灵成长与自我疗愈法则:我[140]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惊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雨

    二十四节气之小寒|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A2菩提文库 >> [专题]a2菩提文库 >> 正文


    静,通一切境界!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2104   时间:2021-11-2   录入:chengshangyun

     

    2021年11月2日  佛学研究网

        人生,贵在心淡。有些事看得太清,乱于心;有些人看得太真,困于心;有些情看得太重,伤于心。

        1

        静能生慧。

        让心静下来,你才能看淡一切。

        静中,你才会反观自己,知道哪些行为还需要修正,哪些地方还需要精进,在静中让生命得到升华洗礼,在自观中走向觉悟。

        让心静下来,你才能学会放下。

        你放下了,你的心也就静了。

        心不静,是你没有放下。

        静,通一切境界。

        2

        我们不要去幻想生活里全是春天,每个人的一生都注定要跋涉坎坷,品尝苦与乐。

        人生就是从一个梦想走向另一个梦想,从一个遥远走向另一个遥远。

        不要用烦恼解释生活,原谅生活中的不完美,学会以入世的态度去耕耘,以出世的态度去收获,苦乐随缘,得失随缘,这也是随缘人生的最高境界。

        3

        一切因缘而起,因念而生。

        执着于某一事或某一物,就会患得患失,烦恼也接踵而至;如能看开一切,心无挂碍,就会无所畏惧。

        人生往往是怕什么来什么,当你看淡得失、无谓成败的时候,反倒顺风顺水、遇难成祥。

        人生最宝贵的,就是有一颗平常心,平静如水,不为世间五色所惑,不被人生百味所迷。

        4

        一忧一喜皆心火,一荣一枯皆眼尘, 静心看透炎凉事,千古不做梦里人。

        聪明之人,一味向前看;智慧之人,事事向后看;聪明之人,是战胜别人的人;智慧之人,是战胜自己的人。

        修心当以净心为要,修道当以无我为基。

        过去事,过去心,不可记得;现在事,现在心,随缘即可;未来事,未来心,休必劳心。

        5

        心愈不知足,就愈难修行,任何一种不能满足的想望都会使内心混乱,使情况变得更糟。

        除非我们有知足的心,否则修行会徒劳无功,我们的修行会愈来愈差,而心也会愈来愈不知足。

        任何事情,只要我们认真去做,一定可以做好。

        如果我们总是不知足,不知足就会变成一种习惯。

        6

        用心养花,花花皆是芬芳;用心烧菜,菜菜皆是美味;用心作人,人人皆是好人;用心交友,友友皆是贵人;用心爱人,人人皆是亲人;用心做事,事事皆是好事。

        用心念佛,念念皆是功德;用心学法,法法皆可明心;用心参禅,禅禅皆可见性。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当你无所求时,才会无所不有![282]

  • “无我”并不代表自我不存在[302]

  • 佛门如何看待“爱情”?送给情人节的智慧礼物[320]

  • ​说话的最高境界[303]

  • 佛教讲的无我是什么意思[427]

  • 一个人闲的程度,决定人生的高度![485]

  • 这段话,足够叫醒所有人[500]

  • 遇事向内找,是一个人极高的境界[487]

  • “观自在菩萨”是谁?他在观什么?[747]

  • 无我是一种心态吗?能适应这个机械、繁忙、竞争的现代社会吗?[643]

  • 生命的最高境界,那么,境界究竟为何物?[708]

  • 知足、知止、知趣[851]

  • 正确使用好自己的身体,就能“复归于明”[640]

  • 人生没有不幸福,只有不知足[566]

  • 为什么我们见不到佛菩萨的境界——道宣律师朝礼五台[736]

  • 生命的最高境界![754]

  • 修行九重境界,看看修到哪[1111]

  • 开悟前“我在活着”,开悟后“我看着我在活着”[867]

  • 这六种习气,是我们烦恼的根源,教你认识它、对治它![778]

  • 大处难处看境界,小处细处看修养[68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