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这6句口头禅,让你败光好人缘![108]

  • 佛教与十二星座:漫谈中古时期[131]

  • 白话《梁高僧传》丨竺僧朗[120]

  • 30秒灭抑郁——用《心经》解读[104]

  • 静波法师一记棒喝:你还没自度[147]

  • 人生有三错,一步踏错,步步错[182]

  • 人性四大弱点[161]

  • 情绪稳定的背后[159]

  • 真正内心强大的人:不假于人,[137]

  • 一念放下,万般自在[186]

  • 何处惹尘埃:六祖慧能的生命智[156]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法和[157]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A2菩提文库 >> [专题]a2菩提文库 >> 正文


    道理、道德与修行
     
    [ 作者: 仁焕法师   来自:网络   已阅:1619   时间:2021-11-15   录入:wangwencui

        人人说道理,但是真正成不成道理呢?在家庭,如果有家风,那每一个人所说的话都有道理;如果没有家风,说的话有理没有道。

        道是固定不变;理是理由,变来变去。道是绝对而行,理是相对而说。

        为什么道是绝对而行呢?道跟平常我们所说的道路一样,能随便改来改去吗?如果道随便改来改去,人就没有地方走路了,所以道路是固定不变的。意思就是道的原则不能变。

        于不变上讲出来叫做有理。如果你所讲的理没有依道而说,叫做没有理由。道不在于人多人少,必定要这样做;理必定有对方才能说。所以理是相对而说,道是绝对而行。

        道是人的定位,是家庭的定位,是事业的定位,是生活的定位;理可有可无。依道而行,合家兴旺;随理而说,气死合家。

        什么叫做道?老人要说老人的话,后生要说后生的话,小孩要讲小孩的话。

        什么叫做道?尊重一切就是道。如果没有互相尊重,就没有理由可说。

        有定位的家庭,就叫做有修养的家庭,有规范的家庭,有道的家庭。

        理是依个人的看法,不能依定位来完善,所以专门摆理由。摆理由的人,第一容易不守本分,第二容易造成过分。用理由来推脱,不想完善道,那这个家自然就不成为良好的家庭。

        再讲到道德。德没有理由能说,这样做就这样做,所以德的意思就是完善本分,也叫做完善定位。合家人人完善定位,事情就没有那么多了。

        我学佛的时间比较长,我非常深刻地体会到定位的微妙。有定位的人,那么这个人就用心请求完善定位的事,我们叫做请法,于原理上就是请求完善定位的事情。比如我们喜欢用道理来教育人,如果自己没有德了,说的道理对方没有接受,就解决不了问题。如果依道来对老祖宗说话,对天地说话,对佛菩萨说话,愿望自己的家人达到什么程度,家庭达到什么程度,事业达到什么程度,生活达到什么程度,只要你们的要求没有恶意,是合理的,绝对有感应!

        我们经常说的“无德无能”这句话又怎么讲呢?应该先解释无能,不明白定位的人就叫做无能,也就是没有道的人就是无能了。无德,首先是不懂得怎么完善定位,第二不愿完善定位。所以有些人来到我前面说:“师父啊,我无德无能请法不灵感,你帮我请法。”我回答:“那就等到你有德有能再说吧。”你这种是推脱责任,有依赖性的,连自己的事情都不愿完善,专门依赖别人来为你完善。

        讲到修行,有的人认为念经念咒就叫做修行,现在我就把修行和念经念咒的原理跟大家讲。念经、念咒、打坐,这种叫做用功,不是修行。用功的目的是为了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找到答案以后于生活当中实践答案,实践答案就叫做修行。所以修行是于生活当中来运作。去山上打坐,如果一辈子都没有下山,那不叫做修行,那叫做死行了。

        真正的修行,于生活当中,感觉到这样做不对,就纠正过来,纠正过来还感觉不那么好,又纠正,达到圆满为止,这就是修行。修行是在日常生活当中,改变自己、改良自己、完善自己、圆满自己。

        那修行好的标准是什么呢?第一,自己满意;第二,大众满意;第三,从个人到大众,只有好处,没有障碍。这就是标准。

        说到修行,出家人和在家人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出家人是舍小家为大家。舍去自己的小家庭来感受大自然,感受人类的心理,通过实践释迦牟尼佛所说的道理,得到良好的经验以后回报整个社会,普渡众生。出家人应该是十方的老师。在家人能依证善知识,依教奉行,就叫做得法。

        什么是善知识呢?通过实践有经验的人。善知识能把释迦牟尼佛的道理原原本本地讲出来,把自己实践的经验无私传授和大家结缘。

        所以出家人首先是释迦牟尼佛的学生,因为是专程来研究释迦牟尼佛的学问,研究出答案来给大众解释,大众听闻以后能依教奉行就成为得法。不是穿了一件出家人的衣服就叫做老师,那不行啊。我这么多年以来,通过研究学问找到答案,再通过实践证明真理,这样才敢跟大家说一说。所以我有一句话:一人学佛合家得福,合家学佛九祖超升。

        愿望我们家家九祖超升,愿望大家明白:依道不依理,依理气死你。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真正修行者,不见世间过[160]

  • 修行是为了找到自己[224]

  • 自己因果自己了,自己修行自己好[306]

  • 人生三道门:精于事道、立于世道、顺应天道[389]

  • 六祖大师教你在家如何修行[634]

  • 真正改变命运的不是道理,而是习惯[474]

  • 真正的修行与宗教无关![714]

  • 当你读懂这3句话,所有苦难都能过去![745]

  • 顺境修力,逆境修心[705]

  • 把每件事物都拿来修行[737]

  • 当我们在念“阿弥陀佛”的时候,念的是什么?[1108]

  • 禅不是嘴上功夫[990]

  • 对待家人时的态度,藏着此生最重要的修行[1113]

  • 慈悲的修行[844]

  • 修行的窍门[918]

  • 对自己慈悲是很重要的修行[1275]

  • 弘一法师:青年人学佛修行需要注意这四点[1320]

  • 修行必须要清净你的心[971]

  • 人生无常,抓紧修行[1235]

  • 保持幸福的6个小习惯,胜过无数大道理[2420]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