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影响命运的"种子法则",竟如此[112]

  • 李泽厚:“闲愁最苦”与“何时[113]

  • 千万别低估,一个独来独往的人[103]

  • 上、止、正,老祖宗三种大智慧[148]

  • 灵润、神泰和义荣的佛性论辩[114]

  • 记住这四句话,到哪里都能自在[142]

  • 白话《梁高僧传》丨弗若多罗[124]

  • 管理健康最好的方式:放下破事[159]

  • 中国十二时辰,诠释了我们的一[152]

  • 渡人是一种格局,渡己是一种智[227]

  • 学会给自己“刹车”[169]

  • 8个心灵成长与自我疗愈法则:我[139]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惊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雨

    二十四节气之小寒|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A2菩提文库 >> [专题]a2菩提文库 >> 正文


    懂得随缘,你就不苦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1413   时间:2021-11-23   录入:wangwencui


    2021年11月23日  佛学研究网

        “不受磨,不成佛”,要在苦难当中成长。对一切乐不贪著,对一切苦不厌离,这才能守护佛的无上法门。

        若没有历代大德这么守护,我们现在能学到《华严经》吗?不要认为这是我们的功劳,诸佛菩萨早已创立安排好,我们只是随缘护持一切事业,佛弟子应常时如是观,如是行。

        菩萨智慧广大,诸根明利,常乐度众生,勤修福德助道之法。要想成佛得有福德、有智慧,不度众生没的福德,不度众生不会开智慧。菩萨思维种种方便善巧,专利他人,忘掉了自己,无我精神强大,心量广大。

        我们不能自由自在,是谁限制你呢?是你的烦恼,你自己的业障,不是外在有谁加给你的。我们经常会说自己业障重,你真的这样想吗?当你要做错事、要生烦恼的时候,如果你能说自己业障重,错事你也就不会做了,善根也就成长了,如果你有这样的思想,你容易入道。

        行菩萨道不是一件事两件事,也不是一生两生,是无量生。在时间上无法计量,没有数字可言,常时行菩萨行。修一切白净法,住于白净法,如来智慧当中。

        学佛和佛学不一样。现在社会上很多大学都开了一科来研究佛学,探讨三藏十二部经典,这是佛学而非学佛。学佛是学习佛心里所想的,口里所说的和身体所行的,学习清净自己的身口意,这是真正学佛的人。学佛的人,一定会发菩提心,行菩萨道,信心百倍成就佛果,并且把功德都回施供养给一切众生。如果用这种发心指导学佛就对了。反之,无论再怎样通达三藏也只是佛学,也不能称作佛弟子修行人。

        业果来了要承担领受,你能认识它,就心无罣碍没有恐怖。好比欠人家债,现在人家来收,你把债还完了多轻松。业果来了要承当,过去了就要放下。有些道友业果来時不想承担,过去了又放不下,那就苦上加苦不能解脱。

        咱们念经之前要修四加行,慈悲喜舍四摄法,念的时候应作观想:“大慈大悲大喜大舍救济一切众生”。说我没有力量,那你介绍四大菩萨十方诸佛,学华严经的,你把华严力给他加持一下。不要认为这是假的,这里头含着不可思议的力量,这叫加持力。你能保持善用其心,念念不忘三宝,不忘失菩提心,“魔事”自消。

        供僧如供佛,你能至诚恳切恭敬,以清净心供养三宝,完全没有分别,没一点杂念,这个福德就大。反之有数量、有计较的,福德就小。

        菩萨度众生无有一定之规,我们凡夫看见菩萨示现“逆行”的时候,你虽不能理解也千万莫看成过失去毁谤,因为你看见的不一定是真实。为什么?你看见的是现象,不是本质。菩萨本体犹如虚空他为了救度众生,才会随缘示现“逆行”。

        我们常常疑惑自己所学的法不够,了解的不够透彻。念一部经嫌少,念两部经有时候又嫌太长。往往追求越大越圆满的法,至于受灌顶也是要受大圆满的灌顶。这是贪心,一味想多累积功德。其实大家缺乏的是实际的行动力,没有一件一件地把我们所知道的去实行;不去实行,我们就不能证得,不能证得,我们等于没有得到法的真实利益。

        想调伏无量劫的烦恼,我们要以“善”止“恶”。用善念来对治恶念,让恶念不生,善念多生,这样才能真正调伏和转变。

        “安稳”,什么是安稳?得佛的真实法就叫安稳。了生死的、不受生灭所牵动的,这叫安稳。听经、拜忏、读诵大乘,你所做的事,都是安稳的。你一天心里所想的、身体所做的,没有六尘的染污,六根清净,漸漸的与如来的清净智慧相应。

        个人有多大智慧,你就得多大的解脱;没有智慧,你就束缚。谁束缚你?你自己束缚自己,你会自己找些绳索给自己带上,那是你自己的事儿。佛教导我们的法,都是帮助我们解脱的。所以戒律不是束缚,戒是把那些扰乱,障碍你道业的染缘都遣除去,你自然就清净,解脱,最终成就圣道。

        常行善法,于后不悔,所做善业经常增长。行善是好事,但莫要后悔,例如有人在财富盈满时行布施,等他受到困难时便后悔了,觉得自己当初不该布施那么多,或於布施之后即悔,这都叫善业悔。行善业不应后悔!

        我经常劝道友,例如说打斋供众,他很大财富,叫别人替他去做,而他却没当一回事,没有恭敬供养心,那所得福报就很少。如果他亲自去做,无论供养谁,都很恭敬,平等对待,那他就能多生受福。供养时无分別无爱著、希求,才叫清净。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真正“随缘”的人,躺不平[414]

  • 随缘就是家乡,放下就是道场[390]

  • 人与人合不合,就一个字![393]

  • 随缘不随便,智者不攀缘![452]

  • 随缘的三重境界,你在哪一层?[765]

  • 万事只求半称心[693]

  • 人,绝不能让心情生病​[927]

  • 一切随缘[1001]

  • 《金刚经》的智慧:一生的修行,就是修好八颗心[1303]

  • 你真的理解“随缘”吗?[1278]

  • 一生,总在得失之间[1596]

  • 当明白了无常,你就不会张扬[1623]

  • 佛说:不问天意,不猜人心,一切随缘[1430]

  • 半俗半禅半随缘,半聋半哑半糊涂[1738]

  • 人生,就浓缩成3句话[1600]

  • 努力“决心”去做,成败“随缘”以对[1729]

  • 值得品悟一生的禅诗三十首,读完神清气爽,建议收藏![1905]

  • 痛苦是自己找的,福报是自己修的[1940]

  • 随缘不随便,放下不放弃[1547]

  • 「随缘」与「攀缘」有哪些不同?[380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