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一个人的觉醒:1%靠别人提醒,[123]

  • 学会沉默,懂得取舍![131]

  • 最高级的养生:童心,蚁食,龟[100]

  • 七个方法,让自己安静专注[143]

  • “四书五经”开篇第一句,句句[122]

  • 你笑起来真好看:微笑的修行[193]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昙斌[125]

  •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148]

  • 中国禅学思想史|禅学在中土的展[117]

  • 过好每一个当下[194]

  • 负起100%的责任,你就自由了[149]

  • 有关人生真相的8句话,哪个戳中[179]



  • 本站推荐

    用这15个美好的名字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D3思想哲学 >> [专题]d3思想哲学 >> 正文


    中国信仰里的“神”
     
    [ 作者: 楼宇烈   来自:网络   已阅:2128   时间:2021-12-29   录入:wangwencui


    2021年12月29日    佛学研究网

        中西方文化有比较大的差异,反映在宗教信仰上就是,中国文化强调自觉自律,而西方文化比较强调救赎他律。所谓“自律”就是自己约束自己,自己要能够约束自己,就要靠自觉;“他律”就是用别的力量来监督。现在社会上充满了救赎他律的思想,而没有很好地强调自律自觉,这就脱离了中国的文化和宗教信仰。我们说宗教要有神的信仰,但神与神还不一样。“神道设教”,这里的神是一个什么样的神呢?这句话出自《周易·观卦》的彖辞,前半句是“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忒就是差错,不忒就是没有差错。我们观天的神道,那是“四时不忒”,春夏秋冬是没有差错的,今年是这样,明年还是这样,后年还是这样。后半句是“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那圣人以什么神道来设教?是以“天之神道”来设教,是天的规律,天的运行规律。 

        关于中国的神,我们可以从学派来分,比如儒教的神,还有道教的神,佛教的神。这类神很多,至少有几百个,还不算民间地方信仰中的神,如果算进去可能上千个都不止。在中国,神和人是亲密无间的。这和西方神有绝对的权威性,人们要对它绝对的敬畏、绝对的服从,是不一样的。在中国,人神之间的交流也很密切,人们把神形象化、实体化并与其交流。我们为什么要敬畏神?我们可以把它们分成三类。第一类是所有的自然现象。所以我们一讲到宗教,就是对一种超自然力的崇拜。什么是超自然力?超自然力就是在自然之上,是操作主宰世间的力量。但是中国文化中,并不存在一个超自然力,而是在自然之中。天神地祇,都是对自然中的风雨、山川、五谷等的敬仰,所以才把它们称为神,我们有五岳、有五镇,祭泰山是祭五岳之魂,祭东镇则属于祭地的活动。在北京,有天坛、地坛、日坛、月坛,天地日月星辰都要敬仰。第二类是跟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不能分开的,比如门神、灶神,人们天天从门里走,天天去灶房做饭。第三类就是由人变成的神,大家都认同了的一批神。 

        中国有儒佛道三教,它们所追求的都是一个自我的超越,通过自觉自律达到自我的超越。儒家所推崇的是圣贤,是圣人。怎么样才能成圣呢?从孟子到荀子都讲到了,既仁且智,具备了仁和智的品德就是圣人,儒家希望自己的德行能够圆满,有仁和智两种品德。具体一点来讲,就是张载的“四句教”,作为一个圣人要能够“为天地立志,为生民立道,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我这是另外一个版本,我们平常看到的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就是圣人,一个已经超越了自我的人。那么道家呢?道家是要成仙,仙是什么?仙不是飘来飘去的神仙,在《汉书·艺文志》的“方技略”里对神仙下了一个明确的定义:“神仙者,所以保性命之真,而游求于其外者也。”说的是神仙能够保住性命之真,这正是道家所追求的目标。但是因为人生下来以后,这种性命之真慢慢丢失了,所以要求于外而把它找回来。这就跟孟子所讲的“求其放心”一样。那么,怎样才能保真呢?《艺文志》提出了三条:第一条是“荡意平心”,把你的各种杂念都消除,让你的心能够平静;第二条“同生死之域”,看破生死;第三条“而无怵惕于胸中”,怵,发怵,惕,警惕。能够做到这三条就成为神仙了。如果你“专以为务,则诞欺怪迂之文弥以益多”,讲的那些神神怪怪的事情并不是“神仙”的本意,这里的“神仙”是道家所追求的境界。 

        佛教追求成佛,什么是佛?觉悟了就是佛。中国的禅宗特别讲凡夫与佛就是一个迷与悟,迷了就是众生,悟了就是佛。所以,同样是一个自我人格的圆满、自我的超越,这是一种向内的自我超越,而不是向外超越。所以这种对神的追求,尽管有这个神、那个神,但是这些神和西方宗教里的神根本是不一样的。西方宗教所讲的神是一种外在的、主宰的力量,它对你有一种制约,它对你有一种救赎。中国宗教里面的神和西方外在的神不一样,是一种功德的圆满、道德的圆满。近代的高僧太虚大师讲到其学佛的体会时,对什么是佛,讲得很清楚:“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圆佛即成,是名真现实。”我们所敬仰的就是佛陀,也可以说佛是至高无上的,但是这样至高无上的佛是要靠人的人格的自我完善与圆满才能达到,所以“完成在人格”。“人圆佛即成,是名真现实”,这里说的“现实”,指的是现量,不是比量,不是推论出来的。所以,佛教认为,如果能够做到人格的圆满就能成佛。 

        儒家所讲的德侔天地、德配天地,意思是人的品德能够和天地一样广大而无私。天道就是神道的诚信,“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圣人按照天的诚信来教化治理社会,那么大众都服了。这也就是《中庸》和《孟子》里面讲的:“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或是“思诚者,人之道也”。这就是天人合一,天人道德的合一,人也就成为天,成为圣,成为神。这些都是从精英阶层或知识分子阶层来讲的,在民间则被实体化了,“神”是给人带来福报的,“鬼”是给人带来祸的,其实也不见得。“鬼”里面也有很多好“鬼”,“神”里面还有很多坏“神”。 

        总的来讲,中国宗教信仰里面的神和西方宗教里面的神千万不能混同。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生命需要信仰[330]

  • 为什么所有众生都是佛?“全息理论”让你脑洞大开[351]

  • 告诉孩子什么最重要![527]

  • 佛教与十二星座:漫谈中古时期十二星座在中国的传播[621]

  • 静波法师一记棒喝:你还没自度,就度人上瘾了[648]

  • 观音和地藏信仰[911]

  • 文殊和普贤信仰[938]

  • 自信的人都有三个层次,你在哪一层?[807]

  • 你信仰什么,生命就走向什么[997]

  • 如何应对那些你无能为力的事[914]

  • “香”在中国的发展历史[1041]

  • 什么是菩萨?[1263]

  • 佛教究竟何时传入中国[2873]

  • 该醒醒了!所为何事竟遭静波法师一记棒喝[1981]

  • 选择了信仰就需要面对与担当[2018]

  • 观世音菩萨有什么生命特质[2676]

  • 生命需要信仰[4326]

  • 楼宇烈眼中的明星信佛潮 “最根本的虔诚还是担当社会责任”[3453]

  • 世界名人谈佛教:原来他们眼中的佛是这样的[2261]

  • 静波法师:这种学佛人,不是被忽悠,就是在糊弄自己[2258]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