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4日 佛学研究网
「舍本逐末」的故事:
有一个猎人,他对国王做了一个很大的贡献,国王很高兴就赏他一个很庄严的弓。这个弓是黑檀木做的,柄非常的大,这个弓可以说是天下无双。
这猎人看到这个弓说:这个弓很好用,射能够射几百里,但是有一个缺点,这个弓的柄雕刻太平淡了。
他这时候就跟一个雕刻师说:你把这弓原本的雕刻全部给我擦掉,用磨石子把它磨掉,重新雕刻一个行猎图,我上面要有晴朗的虚空,要有太阳、有大地、有草木,里面有很多的动物在那地方跑,还有很多人骑着马在那边飞舞。
这个雕刻师就照他的话,就把整个柄雕刻的…把整个狩猎图都雕到里面去了。
雕完以后,这猎人一看,唉呀!这才是一个天下无双的弓。结果他拿起这弓要射的时候,“啪”!这个弓断掉。因为雕刻太多了,把木柄都给削薄了。
这个就是讲到「舍本逐末」,我们为了追求美妙的雕刻相,结果失掉弓本身的功能。
这意思说:我们这一念心它俱足了种种的功德,但是因为我们追逐某一种相,结果忽略了去开显它的功德。这地方是说:其实我们内心有无量的珍宝是可以去开发的,它本来就俱足。这是讲「如实不空义」。
我们思惟一下,比如说虚空,虚空俱足光明,对不对?太阳一定要跟虚空接触,它才能够现出光明相。太阳没跟虚空接触,你怎么产生光明?
这个虚空表现我们的心性,太阳是一个助缘。我们的心也是这样,你念佛持咒一定要有心的因缘在那个地方,你才能够产生功德,你没有心是不能造业的,善业也不能造,恶业也不能造。
它的意思就是说:我们的心本来就俱足十法界的因缘,其实你只是假借外在的因缘,来显现你内心的这些法。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