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影响命运的"种子法则",竟如此[112]

  • 李泽厚:“闲愁最苦”与“何时[114]

  • 千万别低估,一个独来独往的人[104]

  • 上、止、正,老祖宗三种大智慧[148]

  • 灵润、神泰和义荣的佛性论辩[115]

  • 记住这四句话,到哪里都能自在[142]

  • 白话《梁高僧传》丨弗若多罗[126]

  • 管理健康最好的方式:放下破事[160]

  • 中国十二时辰,诠释了我们的一[153]

  • 渡人是一种格局,渡己是一种智[228]

  • 学会给自己“刹车”[172]

  • 8个心灵成长与自我疗愈法则:我[139]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惊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雨

    二十四节气之小寒|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B3研究综论 >> [专题]b3研究综论 >> 正文


    做人,永远不要透支信用!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1667   时间:2022-3-8   录入:chengshangyun

     

    2022年3月8日  佛学研究网

        人,可以缺钱,不能缺德,可是失言,不能失信。

        在这个世界上,金钱是万能的,可以买到一切的东西,但唯有一样,是无法用金钱所衡量的。

        而这个东西,并不稀有,是每个人都拥有,却也不珍惜的所在,它就是,信用。

        信用是这个世界上最值钱的所在,即使你一无所有,只要还有信用,就还拥有翻身的资本,反之,如果你有滔天的财富,却失去了信用,那这些财富也不过是过眼云烟,长久不了。

        诚信和守诺,是人生的两张金字招牌。

        穷也罢,富也好,聪明也罢,愚昧也好,只要将这金字招牌擦得锃亮,人生就还有继续前行的底气。

        01 守住了信用,攒下的是人品

        人,以人品立足于世,而守信,就是人品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信”是什么?汉语字典中有这样一句解释:“人言为信”。

        换成大白话来说,就是,人所说出的每一句话,都能认真完成,这样的人才称得上诚信。

        一个人的能力好坏,可以后天培养,但一个人的信用水平,却决定了他的人品高低。

        河南有个名叫花书增的老人,在他刚退休时,办了一个面粉厂,生意很红火,许多村民都把家里余粮存到他那里去。

        然而没过多久,老人遇到了骗局,面粉厂被迫倒闭,而他也面临着欠乡亲们的20多万欠款。

        面对数百名讨要欠款和欠粮的乡亲们,花书增则说:“我虽然被骗了,但不能对不起乡亲们。”

        之后多年里,为了还债,风里来雨里去,跟儿子一起,一点点偿还欠乡亲们的债务。

        虽然一天都没有松懈,但能还上的欠款还是很少,幸好,几年前花书增老人家的房子被征迁改造,分到了10余万元补偿款。

        在拿到补偿款的第一时间,老人就将钱拿去还债,很多乡亲都感动于他的守信,就常常和他说:“不着急,你可以晚点还。”

        但花老却说:“啥都可以晚,诚信一点都晚不得。”

        从小到大,贯穿在我们生命中的两个字一个是“行”,一个是“信”。

        行是行动,是果敢是改变,信是信用,是诚实是守诺。

        古人言:“言必行,行必果”,说出来的事,做不到,就是失信于人。

        信用不是财富,缺少了还可以再挣回来,信用是一次性的东西,一次失信就已经奠定了这个人的人品基调。

        一个人的成功不易,但身败名裂,往往就在失去信用的那一瞬间。

        02 人无信则不立,业无信则不兴

        人以信立足,事业以信为本。

        做人,没有诚信寸步难行,而做事,没有诚信的话,必将一事无成。

        对于这句话的解释,最好的例子,就是近些年来严厉打击的一个群体——“老赖”。

        失信于人,逃避了属于自己的责任,也许他们还在为自己的小聪明而沾沾自喜,但成功已经对他们关闭了大门。

        马云在某访谈节目中回忆:“我从大学毕业开始创业,被四个人骗过,他们每次说的故事都非常好听,每次我都相信。但今天只有我活下来了,而当时那四家比我大得多的企业都关门了。骗别人的人,有一天一定会倒霉!”

        马云这样说,也这样做,他深知,在逐渐向陌生人社会转型的中国,信用就是降低交易成本、激活消费潜能的金钥匙。

        因此,阿里巴巴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就是开发中国人的互信红利,建立信用体系,让远隔万里、素不相识的人也能分分钟达成交易,成就了淘宝乃至各大电商平台的销售神话。

        诚信虽然不是真金白银,却是一个人成就事业最大的资本。

        当你以一颗诚信的心对待别人的时候,你便更加容易得到别人的认同,尊重与合作,事业也就更容易获得成功。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一个人的诚信,就像一张白纸一样,一旦染上污点,将很难恢复原状。”

        谁都愿意去信赖一个守信的人,相反一个失信的人,是绝对不会被信任的,毕竟一次失信之后,你之后再说的话,在别人的心中都会大打折扣。

        所以,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没有信用是万万不可的。

        03 诚信,才是人生最好的护身符

        行动很重要,但比行动更重要的,是信用。

        世界在变,人心在变,但受人尊重的标准是不会变的,所以,一个人行走世界真正的底气,不是美貌,也不是金钱,而是信用。

        能在这个世界上存活的每一个人都不是傻子,虚伪和欺骗是获不得长久的成功的。

        反而是那些信守承诺,靠行立身的人,虽然会有一时的磨难,但最终一定会获得长久的成功,也会真实的被别人所信服。

        秦朝末年,在楚国有一个叫季布的人,性情耿直,为人侠义好助。

        凡是他答应了的事情,无论多艰难多辛苦,他都会设法办到, 因此,他总能受到大家的赞扬和敬慕,名声也因此越来越大。

        后来,楚汉两国发生战争,季布曾几次献策给项羽,使得刘邦的军队连连吃了败仗。

        于是,在刘邦当了皇帝后,便下令通缉季布。

        但由于季布名声好、人缘好,所以很多人都在暗中帮助他逃过追捕。

        其中就有一家姓朱,季布乔装后在他家当佣工。 朱家人知道他是季布,相信他的为人,便处处为他隐瞒。

        后来,朱家来到洛阳,还找到了刘邦的老朋友夏候婴为季布说情,并讲述了这些年,季布如何坚守承诺的事情。

        最终,刘邦在夏候婴的劝说下,不仅撤消了对季布的通缉令,还封季布做了郎中。

        海涅说:“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

        人生在世,很多东西可以没有,但唯独诚信,绝不可无。

        无可挑剔的信用,是你通往光明坦途最有力的奠基石,更是在这纷乱人世间,最好的护身符,是一个人最大的底牌。

        一个诚信的人,都是有风骨的,他们信奉“诚信大于天,诺言比金贵”。

        所以,在他们的心中,无论世道如何变化,人心如何难测,只要自己恪守诚信的底线,那就没有什么是跨不过去的坎。

        孔子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一个人,如果没有信用,说话不算数的话,就不知道他还能做什么了。

        在当今的社会中,信用已经成了行行业业评判一个人是否可用的重要标准,能力不足可以培养,但一个人如果信用有了污点,也就基本被社会所否决。

        人生在世,最可怕的破产,就是失信,事业的破产了,还可以重头再来,但人格的失信,几乎无药可救。

        所以,请一定牢记,一个人,为人处世中最重要的,就是信用。

        愿我们在漫长的一生中,都做一个诚信务实的人,踏踏实实为目标而拼搏,在梦想的路上坦然前行!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我没有靠山,自己就是山![305]

  • 人这一生,永远不要弄丢这两样东西![452]

  • 做人,有事不怕事,没事不惹事[686]

  • 做人处世,一切都要能承受得起[700]

  • 净慧长老说做人最基本的六条准则,无论有没有信仰都该看看[932]

  • 不透支自己,是一个人最大的自律[1965]

  • 牢记3句话,学佛路上会越走越顺![971]

  • 学佛不只是教我们做人[964]

  • 学佛与做人 真正学佛是要学习佛菩萨的行为[1333]

  • 做人,让自己开心,做事,让别人放心[1618]

  • 学佛之人究竟如何做人处事?[1735]

  • 做人,让自己开心;做事,让别人放心[3374]

  • 古训:眼向高处望,事就平处做,人往宽处行![2053]

  • 对错好坏嘴勿乱说,肚里明白就好[2041]

  • 养身先养心,修身先修行,做事先做人[2085]

  • 做人,贵有“度量”和“份量”[2147]

  • 星云大师:做人处事四点建议 让你一生受用[2160]

  • 古训:大着肚皮容物,立定脚跟做人[2211]

  • 仁、义、礼、智、信,原来对内脏有如此大影响![1526]

  • 学佛与做人 真正学佛是要学习佛菩萨的行为[266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