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一个人的觉醒:1%靠别人提醒,[125]

  • 学会沉默,懂得取舍![132]

  • 最高级的养生:童心,蚁食,龟[101]

  • 七个方法,让自己安静专注[144]

  • “四书五经”开篇第一句,句句[123]

  • 你笑起来真好看:微笑的修行[193]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昙斌[125]

  •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151]

  • 中国禅学思想史|禅学在中土的展[119]

  • 过好每一个当下[194]

  • 负起100%的责任,你就自由了[150]

  • 有关人生真相的8句话,哪个戳中[181]



  • 本站推荐

    用这15个美好的名字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A2菩提文库 >> [专题]a2菩提文库 >> 正文


    刚刚好的人生!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1544   时间:2022-5-22   录入:chengshangyun

     

    2022年5月22日  佛学研究网

        花未全开月未圆,是一种极妙的境界。

        古人说:水满则溢,月盈则亏。

        其实世间万物莫不如此,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凡事留点空白,不求太圆满,只求刚刚好。

        01 饭,不可不饱,不可太饱

        吃饭,要刚刚好。

        不饱对不住美食,太饱对不住身体。

        饱中略饿,饿中微饱,是养生之道、健康之本,少吃四成饭,多活二十年。

        不能因为害怕肥胖超重,从而盲目减肥瘦身,一日三餐敷衍了事。

        但也不能胡吃海喝无所顾忌,大鱼大肉来者不拒,撑得肚皮圆鼓鼓,惹得“三高”上身。

        胃有空间,心灵才有空间。做人,也是这个道理。

        少点欲望,多点淡然;少点奢求,多点释怀,才是健康之道。

        02 酒,不可不醉,不可太醉

        喝酒,要刚刚好。

        不醉,品味不出酒的妙处,进入不了酒的佳境,难以人酒合一,水乳交融。

        太醉,胡话连篇,丑态百出,失言失礼,伤己伤人,令人生厌。

        正所谓:不可不醉酒中鬼才,不可太醉饮中君子。

        古人云:“花看半开,酒饮微醺。”

        最好的人生状态就好似饮酒,莫过于一半清醒一半醉。

        03 节,不可不傲,不可太傲

        为人,要刚刚好。

        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骄傲显于外,是傲气;骄傲藏于内,才是傲骨。

        做人要有骨气,有个性,不能逆来顺受,不能低三下四,不能生活在别人的影子里,不能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当然也不可太傲,要随和、大度、宽容,于浩然正气中透出温情敦厚、质朴无华。

        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

        这一生,低头时要像竹,背脊挺直;抬头时要像梅,自有芬芳。

        04 事,不可不察,不可太察

        处事,要刚刚好。

        正所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不察,恐怕交上坏人;不察,可能做错事情;不察,难免上当受骗被人利用。

        但是,太过精明会没有朋友,太过苛求会找不到志同道合的伙伴,太挑剔永远无法快乐满足。

        太过清醒让人觉得世态凉薄,太过糊涂又会让人觉得浅薄迷离。

        所以,人生要“难得糊涂”,该清醒时清醒,该糊涂时还得糊涂。

        05 人,不可不防,不可太防

        交友,要刚刚好。

        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身处复杂多变的环境,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防备之心不可无,否则便有可能受到威胁和伤害。

        但若太防,在拒绝别人进入自己心灵世界的同时,也把自己硬生生地挡在外面,成为一名孤独的行者。

        趋利避害是人之天性,但总不能因噎废食。

        人生一世,总是需要陪伴与鼓励,谁也不能活成一座孤岛。

        06 规,不可不从,不可太从

        立身,要刚刚好。

        规章制度面前,必须不折不扣遵循。

        但是,没有主见地一味跟风,不加分辨地随意苟同,没有原则地随波逐流,势必丧失做人的起码准则,沦为“太从”的奴隶。

        只守规矩没有主见的,那叫机器;只有主见不守规矩的,都在监狱。

        无论什么时候,都请不要放弃思考。因为,越思考,才越有思想。

        有原则,有思想,才叫做“人”。

        07 己,不可不圆,不可太圆

        处世,要刚刚好。

        古人说:日中则移,月满则亏。

        做人也是如此,不圆则方,方则棱角分明,冷面无情,伤人亦伤己。

        太圆,则城府太深,使人不敢轻易接近,无异于自设栅栏,拒人于千里之外。

        正所谓:做人三分傻,不可太圆滑。

        外圆内方,方圆有度,才是处世之道。

        看过一首打油诗:

        酒饮半酣正好,花开半吐偏妍。
        帆张半扇免翻,马放半缰稳便。
        半少却饶滋味,半多反厌纠缠。

        人生亦是如此,凡事皆需有度,以免过犹不及。

        一如《半字歌》中所说:

        自古人生最忌满,半贫半富半自安。
        半命半天半机遇,半取半舍半行善。
        半聋半哑半糊涂,半智半愚半圣贤。
        半人半我半自在,半醒半醉半神仙。
        半亲半爱半苦乐,半俗半禅半随缘。
        人生一半在于我,另外一半听自然。

        人生,就在这一半一半之中,走过一半,剩下一半……

        回首半生,终于懂得:不求太满,方得圆满。

        刚刚好,才是最好的处世哲学。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圣人安其所安 不安其所不安[463]

  • 三分精明处世,七分厚道待人[573]

  • 佛法与立身处世,这种人生智慧太实用了[648]

  • 谁都有看不透、想不通、气不过,看看高人的答复[710]

  • 春节假期入寺祈福,这些规矩不可不知[715]

  • 以天之道做事,以地之道处世,以人之道律心[877]

  • 命运的十大玄机[988]

  • 人情往来的规矩,不可不知![717]

  • 与这四种人深交:养识、养志、养心、养人[1046]

  • 做人处世,一切都要能承受得起[1076]

  • 人生最好的活法,一半在藏,一半在露[1104]

  • 善生经教你交朋友,四种“恶友”不可交![1836]

  • 看懂这篇文章,就明白了人该如何立身处世[5604]

  • 《菜根谭》:先修身,再交友[2713]

  • 佛有无边智慧,为何拒绝回答这10个问题[2167]

  • 和守规矩的人在一起[2084]

  • 修行:人性最大的善良,是“不让人为难”![1883]

  • 百事从心起 一笑解千愁[2363]

  • 人生“九不过”,句句含天机![2127]

  • 立身,高一步;处世,退一步[206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