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一个人的觉醒:1%靠别人提醒,[123]

  • 学会沉默,懂得取舍![131]

  • 最高级的养生:童心,蚁食,龟[100]

  • 七个方法,让自己安静专注[143]

  • “四书五经”开篇第一句,句句[122]

  • 你笑起来真好看:微笑的修行[193]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昙斌[124]

  •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148]

  • 中国禅学思想史|禅学在中土的展[117]

  • 过好每一个当下[194]

  • 负起100%的责任,你就自由了[149]

  • 有关人生真相的8句话,哪个戳中[179]



  • 本站推荐

    用这15个美好的名字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A2菩提文库 >> [专题]a2菩提文库 >> 正文


    念阿弥陀佛与普贤十大行愿
     
    [ 作者: 慈舟法师   来自:网络   已阅:1525   时间:2022-7-25   录入:wangwencui


    2022年7月25日    佛学研究网

        本人屡屡提出,说佛法犹如旃檀,片片皆香,举起一片之香,即是全体之香。曾讲过普贤行愿品,读诵普贤十大行愿品,就能往生极乐世界上品上生。所以十大行愿,就是整个旃檀,随拈一行一愿,就是片片皆香。阿弥陀佛是总相,普贤菩萨十大愿是别相。念普贤行愿品,即是念阿弥陀佛,念阿弥陀佛即具足十大行愿。
     
        何以念一句阿弥陀佛即具足十大愿呢?在十大愿中,一者、礼敬诸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二字即是皈依。既皈依,岂有不礼敬的吗?

        二者、称赞如来。梵语阿弥陀佛,此云无量寿无量光。念阿弥陀佛时即是称赞佛无量寿、无量光。世间法都是有量的,岁数最大不过六七十岁,赞七十者曰古稀,叟又记得礼记赞人高寿,八十九十曰耄,百年曰期颐,到一百以外就无赞词了。所以说世间人的寿是有量的,念阿弥陀佛,就是赞无量寿。又世间上让人占得好处,人必称赞曰:“占光,占光。”今念阿弥陀佛就是赞无量光,同时所占的光也更广大了。

        三者、广修供养。供养有法供、有财供。念南无阿弥陀佛时,赞佛无量寿无量光,就是“法供养”。又既以念佛为法供养,岂无一香一花为“财供养”吗?

        四者、忏悔业障。五停心观中所提的多障众生念佛观,故知念佛即是忏悔业障。忏悔有三种:一者、取相忏,二者、作法忏,三者、无相忏。取相忏者,念佛感应道交,得见好相,罪即忏除。然佛力加被有显加、有冥加,纵未见好相,安知非已得佛力冥加呢?作法忏者,犯戒须向大众僧求忏悔,以同名同号的佛很多。念一阿弥陀佛,即是向无量无数阿弥陀佛前求忏悔。亦通无相忏,法性无相,念法身佛即能忏罪。念佛不起妄想,即与诸佛法身相应,亦与己之法身相应。清净法身,一法不立,故契无相理,即得消灭罪障,故曰:“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无相忏即实相忏,实相无相,所以念一句阿弥陀佛能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念佛即通三种忏悔。

        五者、随喜功德。念佛法门系释迦牟尼佛无问自说,称赞阿弥陀佛万德洪名,叫我们念阿弥陀佛,我们依教奉行念阿弥陀佛,岂不是随喜功德吗?
      
        六者、请转法轮。念佛就是请佛说法,求见相好,求见光明,也就是请佛说法。佛法常住在世,有机则显,无机则隐。能念得感应道交,就得见佛,就能闻法。念佛时岂不是请转法轮吗?

        七者、请佛住世。佛本无生灭,随众生心生而生,随众生心灭而灭,一念念佛一念生,念念念佛念念生,众生心若能依佛而生,佛即依众生心住。念佛岂不就是请佛住世吗?

        八者、常随佛学。佛以因感果,菩萨道为因,成佛为果,一切佛皆以普贤行为因,故普贤行为诸佛普因。又十地菩萨皆不离念佛之因,而得成佛,念佛岂不是常随佛学吗?

        九者、恒顺众生。常顺众生性,不顺众生相,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就是恒顺众生性,何以故?人人都具有自性弥陀,故自性弥陀者,即法身佛是也。同一无量寿,同一无量光,上至诸佛,下至蠕动含灵,皆具佛性,岂不念佛即是恒顺众生吗?

        十者、普皆回向。普贤行愿品中说:“我此普贤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普贤行具足无量福德,故云殊胜。六道众生沉溺分段生死中,三乘圣人沉溺变易生死中,唯佛超登究竟彼岸,以殊胜行普为众生回向,生佛净土。约事相说,无量光佛土距娑婆世界十万亿佛土。然事不在理外,故曰:“处处总成华藏界,从教何处不毗卢。”虽说生西方净主,亦不出华藏世界实报庄严土,亦即是生自性中常寂光土,所谓“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所以说念佛具足十大行愿。

        若能读普贤行愿品大乘经,又能念佛回向极乐世界,当然上品上生。若不认字,不能读诵大乘经典,专心念佛,不假多方便,亦决定往生。弥陀经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又说:“执持名号,若一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乱,即得往生极乐世界。”

        但是我们念佛时,要万缘放下,以清净心念十念。若心不清,一边念一边又打妄想,那么想往生恐怕没有那样容易。所以念佛要口里念着,耳朵听着,心里记着,三业清净,字字分明的念,就会离苦得乐,决定生西。说多了打闲岔,我希望世界上的人,都一齐念佛吧!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许愿还愿,不如懂得发愿行愿![276]

  • 文殊和普贤信仰[938]

  • 普贤大愿的现代解读——温金玉:行胜于言[1053]

  • 当我们在念“阿弥陀佛”的时候,念的是什么?[1545]

  • 九大菩萨分别管啥事儿?看看你与哪尊佛菩萨有缘[2389]

  • 论华严三圣的关系[1989]

  • 试述阿弥陀佛本愿道德的大乘空义[2060]

  • 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与阿弥陀佛往昔的因缘[2393]

  • 历经尘世千般苦,才知一句阿弥陀佛的珍贵[1918]

  • 华严三圣之三圣圆融观[3381]

  • 阿弥陀佛与《妙法莲华经》[3004]

  • 阿弥陀佛十种力的威德[2851]

  • 佛教中国漫谈之1.一句阿弥陀佛传承的是文化[2592]

  • 没有突破障碍,如何能见到阿弥陀佛[2734]

  • 华严三圣与华严五祖[2355]

  • “求佛办事”靠谱吗?佛门发愿、祈愿功能大揭秘[2787]

  • 中国"普贤学″与"中国化"普贤信仰诠释蕴涵[11175]

  • 家人反对她去寺院,看看这位居士是怎样转违缘为顺缘的![2187]

  • 愿力的不可思议[2721]

  • 普贤菩萨:佛门中的行者[2923]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