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影响命运的"种子法则",竟如此[113]

  • 李泽厚:“闲愁最苦”与“何时[114]

  • 千万别低估,一个独来独往的人[104]

  • 上、止、正,老祖宗三种大智慧[148]

  • 灵润、神泰和义荣的佛性论辩[118]

  • 记住这四句话,到哪里都能自在[142]

  • 白话《梁高僧传》丨弗若多罗[126]

  • 管理健康最好的方式:放下破事[160]

  • 中国十二时辰,诠释了我们的一[155]

  • 渡人是一种格局,渡己是一种智[229]

  • 学会给自己“刹车”[172]

  • 8个心灵成长与自我疗愈法则:我[140]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惊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雨

    二十四节气之小寒|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A1综合资讯 >> [专题]a1综合资讯 >> 正文


    二十四节气之秋分|暑退秋澄气转凉,日光夜色两均长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1175   时间:2022-9-23   录入:wangwencui


    2022年9月23日    佛学研究网

                 晚晴
              [唐] 杜甫

        返照斜初彻,浮云薄未归。
        江虹明远饮,峡雨落馀飞。
        凫雁终高去,熊罴觉自肥。
        秋分客尚在,竹露夕微微。

        光影无相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秋分,八月中。解见春分,分者平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

        秋分,昼夜均而寒暑平,三秋已过半,此时阴阳相半,秋色平分,不冷也不暖。这是一年里最宜人的季节。
       
        《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里写道:“金风送爽,雁字横秋。草木染黄,凉蟾光满。落花听雨,折桂香远。石榴满坼,木樨清露,别有微凉。”可见这一时节,是真的美,难怪刘禹锡要说“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秋分三候

        一候·雷始收声。秋分之日“雷始收声”,惊蛰时候听过的轰隆春雷,到了秋分时声鸣渐歇,鲜少听到了。

        二候·蛰虫坯户。“蛰虫坯户”,“坯”在这里是“培”的意思,虫类受寒气驱逐,入地封塞巢穴,提前告别残秋,准备冬眠了。

        三候·水始涸。“水始涸”,秋季降水减少,夏雨遗存的积水逐渐干涸,故而河流舒缓了,流水不再湍急。

        四时之中,古人历来重视春分与秋分。它们都是最能体现平衡智慧的节气,有一种“心灵秩序”与“宇宙秩序”彼此辉映的美。秋分时节,人们的日常养生应顺应节气的变化,在生活、行事当中遵循规则而来,不骄不躁,收敛神气,让心情处于安定平静之中。

        秋分过后,气温降低的速度将会明显加快,应注意天气变化,及时添加衣服,夜间睡觉时要盖好被子,以防着凉感冒。不仅如此,人的新陈代谢和生理机能处于受抑状态,易导致内分泌功能紊乱,导致情绪低落。情绪上要克服“悲秋”,饮食上要有规律、口味要清淡。

        在这平分秋色的日子里,不妨给身边人做一份点心,在日常的琐事中获得生命灵气。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二十四节气之小寒|莫怪严凝切,春冬正月交[979]

  • 二十四节气之冬至|终藏之气 至此而极[938]

  • 二十四节气之小雪|小雪晴沙不作泥,疏帘红日弄朝晖[1077]

  • 二十四节气之立冬|北风潜入悄无声,未品浓秋已立冬[1185]

  • 二十四节气之霜降|秋色将尽,露结为霜[1258]

  • 二十四节气之白露 | 清风一朝胜,白露忽已凝[1249]

  • 二十四节气之立秋丨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758]

  • 秋分养生:吃好三样,喝好三样,做好三样[187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