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一个人的觉醒:1%靠别人提醒,[124]

  • 学会沉默,懂得取舍![132]

  • 最高级的养生:童心,蚁食,龟[101]

  • 七个方法,让自己安静专注[143]

  • “四书五经”开篇第一句,句句[123]

  • 你笑起来真好看:微笑的修行[193]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昙斌[125]

  •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149]

  • 中国禅学思想史|禅学在中土的展[119]

  • 过好每一个当下[194]

  • 负起100%的责任,你就自由了[150]

  • 有关人生真相的8句话,哪个戳中[181]



  • 本站推荐

    用这15个美好的名字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D3思想哲学 >> [专题]d3思想哲学 >> 正文


    梁冬:当一个人如此发愿,他的生命就有了生机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918   时间:2023-3-6   录入:chengshangyun

     

    2023年3月6日  佛学研究网

        每个人,会经历不同的生命阶段。人与人的不同,不过是生命状态的不同。

        你有了光,于是世界就有了光。

        我们要有生命的觉知和生命的决定。如此便会产生一丝生机,生机就是在绝望之后生出的。

        “你爱不爱我,我都爱你;你需不需要我,我都存在”的那样一种坚定和执著。

        所以生机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经由纯正发心而来。你决定有,于是就有。

        你有光,于是世界就有了光。

        你就是上帝,你就是佛。

        01 业力和愿力

        我选择愿力驱动,因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阳主阴从。

        在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用愿力可以有更好的定力。

        有的人为什么定得住?关键是他有愿力,有愿力可以有更好的定力。

        愿力不是在神灵面前许愿“你给我们多少钱,我就回来还愿”,发愿是拿自己整个生命与众生交换的过程。

        无论是地藏菩萨的十二大愿,还是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十二大愿,讲的都是怎么样利他。

        后来,我发现一个秘密,那就是当你真正全心全意地利他时,你会拥有超乎想象的能量。

        其实,每个人都受制于他的业力,比如你的出生时间、童年教育背景、体质,甚至你的名字常常被叫所产生的对你的暗示。

        我们的文字是象形文字,每一个字都是一个符。

        当然这并不是不可以改变,我后来去参加一个课程,那个老师就讲,许多人都没意识到透过后天的努力,尤其是心智模式和行为习惯的改变,可以整个改变你的命运。

        所以才有了《了凡四训》。而且当你发的愿越大,越希望去为众生服务的时候,你改变自己的推动力就越大。

        02 生命的三个阶段

        生命一直被业力也就是过往的种种惯性所牵引,但是它也受到我们愿力的作用。

        我以前是个宿命论者,很相信业力对我们决定性的影响。

        甚至以此为借口,推脱自己努力的可能,放弃让自己变得更好的可能。

        但是人过中年之后,反而借由挫折生出一种坦然的发愿。

        梁漱溟先生说过,人生的第一个阶段受欲望和恐惧的驱使去获得很多东西,包括财富和权力,来避免自己受恐惧的困扰。

        当获得这些东西之后,他发现并没有满足,也并没有免除恐惧,于是开始出离,甚至厌离,用消极的态度过清贫的生活。

        他离开人群,以为靠独自的修行可以改善这一切。

        当他持续往前走的时候,他发现这种出离的生活实在是无趣透顶,而且对自己并没有多大的帮助。

        于是他又走到第三个境界,就像孔子所说的那样,到达“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沉静,真诚地努力,尽人事知天命。

        也不讨论鬼神,也不随便算命,按照一个让自己的灵魂更完善更高级的方向去努力,能做到多少就做到多少,它唯一的结果就是到老的时候,不后悔。

        至于做不做得到,已经不是他关心的问题了。

        这就是人生三重不同的境界。当一个人有了这样的发愿,他就会发现他的生命开始呈现出勃勃生机。

        而这种勃勃生机并不像孩童时期那样受荷尔蒙和恐惧所笼罩或者驱使,而是更加缓慢而坚定地前行。

        我认为这是儒家思想非常美妙的地方。

        后来我才发现,原来佛家也讲发大愿,道家也讲“我命在我不在天”,其实殊途同归。

        03 每次绝望背后都藏着一份生机

        我们有时候会害怕这个过程中的黑暗和绝望。有一句话说:“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曾国藩说:“我每一天都特别累,最累的时候该怎么办呢?我就坐在那里看着绝望,看着累,看着一切的消耗,然后就等,等。”

        然后“啪”,有一个很微弱的小火苗就会来,那个东西叫“一元来复”。

        就是说静坐四刻,每一天静坐四次,每次十五分钟,体验一元来复之仁心。

        所以永远不要绝望。因为只要在绝望到底部的时候,它就会反弹,触底一定反弹。

        到顶的时候呢,一定往下走。这就是中国人经过了几千年的研究和观察,发现的颠扑不破的真理。

        那到底是什么东西促使它反弹呢?

        是因为它总有一股生机在。它背后就是我们是不是对生机有一种类似于终极信仰的东西。

        就是说,你是不是愿意相信一切都有生机,一切都有可能。

        生机是什么呢?它在刚刚开始的时候非常微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化。

        如果你不去阻碍它,它就会慢慢长大,长到一定程度之后,就又没有了。

        这就是《易经》里讲的从“潜龙勿用”到“飞龙在天,群龙无首”,然后“亢龙有悔”。

        这个卦象实际是在说,这份生机在不停地变化。

        所以到了任何最糟糕的情况,用普希金的话来说: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他在心里看到的不是冬天,而是这样的一个周期。

        所谓的生机就是在绝望之后产生出来的,“你爱不爱我,我都爱你;你需不需要我,我都存在”的那样一种坚定和执著。

        “处处见生机”——生机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经由纯正发心而来。你决定有,于是就有。

        你有光,于是世界就有了光。你就是上帝,你就是佛。

        04 一切都大不过自由意志的选择

        生命的自主意识和自由意识是非常重要的。这个意识就是你的一念,也就是你的发愿。

        但是这个发愿又不是简单地我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而是你这个愿是不是能够和一个巨大的能量连接。

        你会发现,在成为菩萨之前,所有的菩萨全部都是有各种愿望的。为什么菩萨都要发愿?我们可以从另外一个维度来思考愿力和业力的关系。

        生命是倒着走的,按正常情况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它是裂变的,自由生长的,散乱的,是无序的。

        而道是什么呢?“反者,道之动”,就是从三到二,从二到一,从一到无的过程,是回来的过程,所以你就要从后天返回先天,道家反复讲这一件事。

        其实生机就是那样地对抗地心引力,对抗无序的意识。这意志从哪里来?从决定中来,从愿力中来。

        所以,自由意志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

        有天晚上我家发生了一件事:我儿子在写英文单词作业,他妈妈说写完之后就给他讲故事。

        他妈妈的意思是写完之后你自己念出来就是一个英语故事,却没有讲清楚。

        结果儿子写完后两个人发生了争执,我就把儿子拎到旁边,跟他说:“你学英语不是为了我们,你首先要知道这一点。

        以后你最喜欢的女孩用英语跟别的男孩谈问题,你就插不上嘴,这有意思吗?”

        我举了一个具体人的名字,他一下子就对上号了。他于是在那里哭,他真的听进去了,后来说赶紧给妈妈道歉去。

        我久久不能平静,怎么刚才吵得天翻地覆,一秒钟之后就没事了?

        因为我在那一刹那间帮助他找到了他的自由意志,那是他要的——我要学英语,我要把它念出来,我要学好,否则以后就没办法跟这个女孩谈恋爱。

        这个故事,我觉得特别有指向性。一念成佛,一年成魔。差别在哪里?

        一念之间,这个念是什么?就是生命的觉知和生命的决定。

        生命的决定,首先你要尊重他的生命业力,同时要转他的业力到他的愿力上去,先迎合,后引导。

        这就是太极的力量,所以这两者之间是不矛盾的,是你既要抓住他的业力、习惯,又要在一个恰当的点,以一个合适的机缘转到他的自主和自觉上来。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命中的一切,真是最好的安排吗?[254]

  • 许愿还愿,不如懂得发愿行愿![276]

  • 人与人间的相处,有“因”必有“缘”[795]

  • 人生只是一场大梦,这是真的吗?[1064]

  • 一篇文章读懂业力![1312]

  • 人生五种“力”决定你的命运,第一种就不为人知[1509]

  • 业力与潜意识[1060]

  • 从佛法的角度看业力与命运[1630]

  • 不做别人嘴巴的奴隶[1674]

  • 佛说:每个人的因果,谁也逃不了[1824]

  • 这样做,中断业力,创造更好未来![2477]

  • 走出恶性循环,一定要觉悟的心智模式![2986]

  • 你想什么,就会感应什么![2103]

  • 修行是让生命力阳光起来[2397]

  • 情绪就是无明的业力![2522]

  • 你真的信因果了吗?[4709]

  • 散乱心,你做什么事也不行[2349]

  • 不要随便发不好的愿,后果很可怕![2503]

  • 敬畏因果,要对心中每一念负责[2087]

  • 磨是世上最好的修行,熬是人生最浓的滋味[1948]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