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中国禅学思想史|禅学在中土的展[100]

  • 一个人的觉醒:1%靠别人提醒,[126]

  • 学会沉默,懂得取舍![133]

  • 最高级的养生:童心,蚁食,龟[102]

  • 七个方法,让自己安静专注[145]

  • “四书五经”开篇第一句,句句[123]

  • 你笑起来真好看:微笑的修行[193]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昙斌[125]

  •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151]

  • 中国禅学思想史|禅学在中土的展[119]

  • 过好每一个当下[194]

  • 负起100%的责任,你就自由了[150]



  • 本站推荐

    用这15个美好的名字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A1综合资讯 >> [专题]a1综合资讯 >> 正文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三候:桐花、麦花、柳花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1656   时间:2023-4-5   录入:wangwencui


    2023年4月5日    佛学研究网

        清明花信风:一候桐花、二候麦花、三候柳花。

        “花开清明春过半”,此时不再是桃李初遇春风的绚烂,季候花是另一种美,“春令有常候,清明桐始发”、“小麦田田种,垂杨岸岸栽”、“客行芳草垂杨外,春在柔桑小麦中”~

        一候桐花

        桐花作为“清明节气之花”,最早在《周书》记载“清明之日桐始华”,后有无数诗人清明时节写桐花:“夜夜春寒渐觉轻,桐花十日过清明”、“忽见紫桐花怅望,下邽明日是清明”、“自叹清明在远乡,桐花覆水葛溪长”……

        李商隐“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勾勒出桐花漫野、雏凤声清的画面,寓意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成就千古名句。

        柳永这首词写尽清明郊游的春光旖旎、风景如画,人物场景生动展现在眼前:

        《木兰花慢·拆桐花烂漫》-【宋】柳永 

        拆桐花烂漫,乍疏雨、洗清明。正艳杏浇林,缃桃绣野,芳景如屏。倾城。尽寻胜去,骤雕鞍紺幰出郊坰。风暖繁弦脆管,万家竞奏新声。

        盈盈。斗草踏青。人艳冶、递逢迎。向路傍往往,遗簪堕珥,珠翠纵横。欢情。对佳丽地,信金罍罄竭玉山倾。拚却明朝永日,画堂一枕春酲。

        二候麦花

        小麦花,据说是世界上最短暂的花,花开时间为5~30分钟。小麦花排列为复穗状花序,这就是常见的麦穗,抽穗之后就是扬花。
      
        白色小麦花小到没有存在感,但是却可堪称“村花”,蕴含着全村的希望:“小麦绕村苗郁郁,柔桑满陌椹累累”,“此是农家真富贵,雪花销尽麦苗肥”;等到“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满满的收获感就扑面而来了。

        即事二绝-【宋】郑刚中       

        暮春景物称山家,屋角团团绿叶遮。
        薄晚微云疏过雨,一番小麦颤轻花。

        三候柳花

        自古以来,柳树被赋予了太多的意义,是离别之情有友情爱情,是思乡想念故园故人,有新柳迎春也有柳絮满城伤感春将逝……

        柳枝,音同“留之”,折柳赠别历史久远。《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开启将杨柳作为离别情的象征。驿站渡口城门口这些作别之地,必有青青柳树来加深离别愁绪:“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今朝欲去。忽有留人处。说与江头杨柳树。系我扁舟且住。”

        柳树寄托是故园思乡之情:“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眼前的景色像那故乡草木;“折得一枝杨柳,归来插向谁家”,漂泊在外,柳枝无门可插、游子无处可归家;“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当《折柳曲》响起,谁人不思乡?

        杨柳依依美丽柔弱如窈窕淑女,柳腰柳眉柳眼如丝,“贴鬓香云双绾绿,柳弱花娇,一点春心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心安,才是活着的最好状态[692]

  • 佛弟子在清明这天应注意些什么?[778]

  • 清明为什么要扫墓?这是我听过最好的答案[706]

  •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三候:海棠、梨花、木兰[1420]

  • 今日正清明,当做的三件事[2274]

  • 用佛教的方法,在清明祭祖,如理如法,是大孝![2797]

  • 用这样的方式,续写思念[2866]

  • 清明该如何追思故人?师父说,按照这句话做就行了![3168]

  • 佛弟子清明如何祭祖?这样做才有福报[2892]

  • 谁道人生无再少 莫言唯酒祭清明[3454]

  • 佛弟子清明如何祭祖?这样做才有福报[2592]

  • 清明缅怀:请守住内心的“清明”[2526]

  • 清明祭祖:用佛法来寄托对故人的无限思念[3291]

  • 清明:中国人的感恩节 [王帅][3079]

  • 清明行孝请吃素[3136]

  • 以祭悟道话清明 [鲍震培][3952]

  • 清明当多些清洁明净[3084]

  • 话清明——清明节人文内涵之省思 [宽运法师][3944]

  • 清明追忆 人生如航 [王永恒][4133]

  • 第五届清明文化节绵山对话“慈孝”学诚法师出席[414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