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一个人的觉醒:1%靠别人提醒,[123]

  • 学会沉默,懂得取舍![131]

  • 最高级的养生:童心,蚁食,龟[100]

  • 七个方法,让自己安静专注[143]

  • “四书五经”开篇第一句,句句[122]

  • 你笑起来真好看:微笑的修行[193]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昙斌[124]

  •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148]

  • 中国禅学思想史|禅学在中土的展[117]

  • 过好每一个当下[194]

  • 负起100%的责任,你就自由了[149]

  • 有关人生真相的8句话,哪个戳中[179]



  • 本站推荐

    用这15个美好的名字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B3研究综论 >> [专题]b3研究综论 >> 正文


    这6句口头禅,让你败光好人缘!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661   时间:2023-5-30   录入:chengshangyun

     

    2023年5月30日  佛学研究网

        何谓口头禅?它是指一个人有意无意间习惯说的话语。

        口头禅,大多跟本人的性格、生活或状态有关,有些是积极的,有些却是消极的。

        人际交往中,有一些口头禅,会让你不知不觉败光好人缘。

        今天,我们一起来盘点几句败人缘的口头禅,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一、“我早就说过……”

        小王拿着策划书,哭丧着脸从领导办公室走出来。

        很明显,方案被否了!

        张姐见状,一拍手皱着眉头说:“我早就说过,你这做得太简单了,咱主任要求多高啊。”

        小王脸一沉、眼一瞪说道:“就你行,你是诸葛亮!”

        张姐尬笑了一下,悻悻地走开了。

        正所谓:“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当别人在沮丧或后悔时,一句“我早就说过……”,无疑是在别人的伤口上撒盐。

        类似的还有:“我早就提醒过你……”、“我早就知道……”

        这种口头禅,就是典型的马后炮,在心理学上称为“后视偏见”。

        一般而言,有后视偏见的人,因为对事情的结果先入为主,往往很难做出公正的评价,总是沉迷于“我早就预料到了”的感受当中。

        同样一件事。

        做好了,他会说:“我就说很简单嘛。”

        若没做好,他又说:“我早说过这事很难,看,搞砸了吧。”

        如此马后炮之人,既一味凸显自己的先见之明,又轻易否定了别人的努力。

        久而久之:朋友寒了心,疏远你;孩子心生叛逆,跟你对着干;下属抱怨你,懈怠工作;同事跟你发生口角、争执,排挤你。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要想改变此种尴尬局面,就要学会自我调整。

        事前,多一点思索,早一些提出想法;

        事后,多一分客观,早一步做出补救。

        如此,一定能游刃有余地把事做好,跟人处好!

        二、“那还不如……”

        你身边是否有这样的朋友:

        你在情人节收到一束花,他说:“那还不如送99朵。”

        你好不容易买辆代步车,他反问:“那还不如买辆越野车。”

        你正跟人分享“五一黄山之旅”,他张嘴就来:“那还不如去海边。”

        凡此“煞风景”的话,貌似是在给人提意见,其实是在泼冷水。

        “那还不如……”这句口头禅,是典型的沟通盲区。

        它会让人感到被评判、被否定、被指指点点,说白了,就是自尊受损。

        此时,当事人可能会心生不悦,埋下了芥蒂,或者干脆怼上一句:“关你什么事啊!”

        而周遭之人,也会对“泼冷水”者敬而远之,以免成为下一个“受害者”。

        常言道:“一样米,养百样人。”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不奢望三观一致,不追求喜好相同。

        面对既成事实,你可以保持沉默。

        如果非要开口,可以说:“有人送花,真幸福。”

        “以后你就不用挤地铁了,真好。”

        “黄山的景色确实好美!”‍

        恰如美国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说:“人最深层次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同。”

        三、“随便!”

        有人做过一项调查,在国人的口头禅中,“随便”二字以10.5%的得票率荣登榜首。

        问他吃什么:随便;问他去哪玩:随便;问他选什么颜色:随便……

        简单的两个字,说话者看似很随和,其实最难伺候。

        询问者不仅要去猜“你到底想要什么”,还会接收到“你根本不在乎”的感觉,让人心里有一股无名火。

        其实,与其说“随便”,不如换成“听你的、你安排的我都满意”。

        说话,不仅是本能,更是一门技术。

        生活中,除了自己不要说“随便”,又如何避免被“随便”支使呢?

        比如,你和同事A经常一起吃饭。你可以用两种方式:

        封闭式问法,缩小选择范围。比如:“中午吃桂林米粉还是煲仔饭?”

        明确意见并解释,迅速促成决定。比如:“中午吃蒸饭吧,楼下新开了一家,据说有上百个菜品,味道还不错。”

        四、“都是为你好!”

        人与人之间有意见分歧时,其中一方总会冒出一句这样的话:“都是为你好!”

        而对方听到这句话,却会油然而生一种厌恶感。

        因为,这是妥妥的道德绑架:似乎说者是多么的大公无私,而你,却是如此不识好歹。

        一般而言,说这句话的人,很少考虑对方的感受。

        他习惯用自己的视角思考问题,用自己的方式做“为你好”的事情。

        亲子之间,可能是让孩子连轴转地学习;

        夫妻之间,可能是过度干涉对方的私人空间;

        朋友之间,可能是越俎代庖地替你做了决定;

        同事之间,可能是抢走了你的分内事去邀功请赏。

        凡此种种:让孩子委屈,让另一半变成“透明人”,让朋友“敢怒不敢言”,让同事“哑巴吃黄连”。

        而说话者,却堂而皇之、振振有词。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人与人之间,亲也好,疏也罢,切忌用“为你好”的关爱去裹挟一个人,用“为你好”的言语去恶化彼此的关系。

        五、“我说话直……”

        你身边有这样的人吗?

        说话前,会客气地来一句:“对不起,我说话比较直……”

        或者是大大咧咧地说:“我说话直,你别介意……”

        通常,后面跟着的,肯定不是好话。

        比如:你这方案做得太烂了,你穿这件衣服好难看,你的白头发怎么这么多。

        如此,其实是把没礼貌当作直率,当作出口伤人的免死金牌。

        事实上,被肆无忌惮地直戳痛处,谁会“不介意”?

        凭什么让人“别介意”?

        大多时候,标榜自己说话直的人,只是不愿意花心思考虑对方的感受罢了。

        因而,碰到这样的人,可以直接打断:“那你就先不要说,想想再说。”

        正所谓:“恶语伤人六月寒。”

        不过脑子地口无遮拦,这不是性子直,也不是真性情,说到底,就是坏!

        以人为镜,鉴己照人。

        要在人际交往中如鱼得水,必须要学会高情商的表达:

        需要时,委婉提出建议;说人时,不做无谓比较;

        说事时,不在内行人面前“班门弄斧”;无法改变时,闭口不谈……

        一句话总结:真话不全说,假话全不说。

        六、“你懂我的意思吗?”

        朋友阿强分享了一件事。

        会议上,同事在汇报项目进度,几分钟后,他来了一句:“领导,你懂我的意思吗?”

        话音刚落,上司的脸色突然一变。

        会后没几天,同事跟进的项目,居然换人了!

        “换人”的真相,不得而知。

        但那一句“你懂我的意思吗”,却曾被评为“十大最招人烦”的流行语。

        类似的还有:“你明白我在说什么吗”、“你能‘get’到我的意思吗?”

        说者似乎有一种居高临下的优越感,又像在挖苦、讽刺对方。

        说到这,可能有人会反驳:人家只是想确认一下,保证沟通有效性。

        然而,通过观察,你会发现说者有两种表现:

        一种,是不屑的表情。

        因为,他认为你根本不懂,心里鄙夷却不好明说;

        另一种,就是不等别人的反应,自顾自地往下说。

        因为在他心里,这句话只是自己接下来的高谈阔论的开场白,对方听没听懂根本不重要,看他表演就行了。

        由此,说者很爽,听者却堵得慌;说者还在滔滔不绝,听者却早已想结束对话。

        正所谓:“地低成海,人低为王。”

        与其用“你懂我的意思吗”刷存在感、优越感,不如放低姿态问一句:“您觉得我说的清楚吗?”

        鬼谷子说:“口,乃心之门户。”

        每一句口头禅,都是内在心理的一种折射。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一些糟糕的口头禅,越说,越会让你败光好人缘。

        愿往后,我们都能学会:说好听的话,说有修养的话,说对人有帮助的话。

        既如此,你好,我好,大家好,人缘自然好!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生命中没有巧合,任何事物进入你的生命时,代表它和你在同一个频率上[225]

  • 会苦一阵子 但不会苦一辈子[309]

  • 人生的4大扎心真相,越早知道越好[308]

  • 人生有三把钥匙:接受、改变、离开[354]

  • 最好的情绪留给最亲的人[598]

  • 沟通,是解决问题最高明的办法[712]

  • 高情商的人,都有这7种说话习惯[725]

  • 让一个人死心,这3句话就够了![614]

  • 生命中没有巧合!你经历了什么,代表你的能量频率在哪里共振[911]

  • 成年人的放下:一半是理解,一半是算了[1211]

  • ​说话的最高境界[833]

  • 戒掉这四种语气,家庭才会和睦![854]

  • 无论和谁相处,记住这12条忠告[935]

  • 好的关系里,都有一个会说话的人[832]

  • 心灵的换位![931]

  • 高情商的人,都是“情绪冷却剂”[1056]

  • 人际交往,四个万能法则,很实用[945]

  • 什么是沟通?[1215]

  • 把话说好了,人生就顺了[1234]

  • 三七定律,原来是最舒服的关系[1127]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